上海交通大学技术成果转化汇总3项.docx

文档编号:35752 上传时间:2022-06-1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交通大学技术成果转化汇总3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上海交通大学技术成果转化汇总3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上海交通大学技术成果转化汇总3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上海交通大学技术成果转化汇总3项上海交通大学技术成果转化汇总表(13项) 1 1 、项目负责人:关新平 项目名称 工业网络系统感知-传输-控制一体化设计与优化 技术领域 自动化 成果简介 探索了感知-通信-控制的一体化设计,提出了工业网络系统的分层架构。底层部署边缘估计终端, 负责对原始感知数据的预处理和信息转发。目的是减少直接传送感知数据到融合中心所消耗的能量和通信资源, 降低冲突和碰撞, 进而提高信息交互的可靠性和实时性。由于感知终端的感知范围有限且相邻终端的感知信息相关性较高, 根据地理位置将终端进行分簇, 并且为每个簇部署一个边缘估计终端。此外, 所有边缘估计终端构成中间层, 利用边缘

2、计算技术对接收到的原始感知数据进行信息过滤、提取与融合, 以去除冗余信息, 提高感知精度, 并将局部估计值传递到融合中心。基于此架构,可以最小化工业网络系统的感知-传输-控制总代价, 开展资源受限的自适应网络资源调度与控制律等的联合设计。 研究团队 (200 字以内) 知识产权 (如专利申请及授权等情况,是否单独持有等) 技术先进性 感知-通信-控制的一体化设计使得感知过程为控制提供信息支撑, 传输过程负责实现感知信息实时可靠的交互, 控制过程为保证系统稳定高效运行提供控制决策,进而提升工业网络系统的协同感知/控制能力. 技术成熟度 阶段:研发 中试 小批量生产 产业化 样机:有 无 其他补充

3、说明: 市场应用 前景 工业网络系统是融合工业控制和信息通信的多维动态系统。这类系统将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进行高度融合, 通过网络实现了信息系统与工业物理过程的协同, 达到生产的最优化、流程的最简化、效率的最大化, 对促进工业制造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融合发展至关重要。目前联合设计方面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随着控制科学、通信科学、计算科学的快速发展, 交叉学科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工业网络系统也将得到快速发展。新的感知-传输-控制一体化范式会不断涌现,协同优化控制的方法和实现方式也会越来越丰富, 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可以预见, 通过网络控制系统各个环节的优化与协调来

4、实现工业系统的优化控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姓名: 邮箱: 手机(座机): 2 2 、项目负责人:江秀臣 项目名称 能源装备泛在物联网系统 技术领域 能源与信息 成果简介 能源领域都在采用物联网模式和技术来提高电网、能源互联网的智慧水平。包括工信部工业互联网文件要求智慧能源的互联网化、国网的泛在物联网、南方电网的透明电网,都要求重点研究智能感 知,解决各类卡脖子的传感器技术难题。本项目研究开发了内置边缘算法的智能传感器及大数据平台。特别是在该领域一些卡脖子的技术实现了突破,包括声光电气体等多物理量高集成化传感器,芯片级局放、红外、视频智能传感器、智能光子、MEMS、自取电微功

5、耗传感器等,开发了能源设备状态大数据平台。智能传感技术将大大提高能源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未来十年在能源领域会催生千亿市场,并可为全球的能源企业提供智能感知、状态评估和故障定位的综和解决方案,提供相关产品。 研究团队 国家能源智能电网中心智能输配电研究所,研究开发人员 80 余人,并与信息相关学科,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微纳学科、芯片的团队有较密切的合作关系。 知识产权 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部分独占拥有,部分与其它公司共享。 技术先进性 传感器的集成度、内置边缘计算算法的智能水平以及后台大数据分析,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技术成熟度 产业化 样机:有: 市场应用 前景 在能源、电力领域大力推进智

6、慧能源、泛在物联网的过程中,有一个数千亿的潜在市场需求,目前包括华为、腾讯、阿里都与国家电网签订了合作协议,试图进入该领域,本项目具备这些公司不具备的专业技术优势,可以成为能源领域著名的物联网公司。起到赢家通吃的作用。 联系方式 姓名:江秀臣 邮箱: 手机(座机): 3 3 、项目负责人:叶志成 项目名称 基于纳米光学技术的防伪溯源和蓝紫光过滤功能膜 技术领域 新材料 成果简介 纳米光学技术赋能新型的光学功能膜。纳米光学膜的大规模制造技术是制约新型光学膜产品市场化的主要瓶颈。历经十年的工艺探索,我们已经系统掌握了卷对卷纳米压印量产工艺的完整产业链,已经可以实现百纳米级别特征尺寸的米级大面积纳米

7、光学膜快速制造技术。基于该加工技术的基础之上,我们在防伪和蓝紫光过滤方面获得了成功应用。在防伪方面,我们研发新型的偏振变色功能膜,可实现在手机白色屏幕照射下的特殊变色、检验工具通用、判据可依,从而可以克服现有光学防伪缺乏判据、效果雷同的缺点,更进一步我们将偏振变色膜用于二维码溯源标签,可以杜绝二维码的仿冒,确保溯源信息的有效传达。在蓝紫光过滤方面,利用纳米光学技术,我们可以实现透射和反射双通道过滤有害蓝紫光,从而可以避免现有技术的反光问题,可实现全天候使用,并且成本更低,过滤效果灵活可调,可广泛应用于手机、显示器、电视和玻璃等领域。 研究团队 课题组以电子系叶志成副研究员和物理系郑君副研究员(

8、激光等离子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研究核心,并且与厦门市为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和启东迈维光电有限公司建立产学联合实验室,拥有完整的激光干涉、激光直写、卷对卷纳米压印、拼版、各类光谱测试系统和各类软件,设备总价值接近千万。课题组与华为、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等国家公司长期合作,同时承担国家自然基金(5 项)和专项基金等多项,拥有光学膜专利 20 多个。 知识产权 (如专利申请及授权等情况,是否单独持有等) 课题组目前已经授权发明专利 20 多个,产业化转让 9 项目,已经公开5 项,除了转让之外,独家持有 11 个。 技术先进性 纳米光学膜的制备需要超高精细的模具,课题组系统掌握了 100nm 线宽模具的

9、光刻、电铸和卷对卷纳米压印生产完整工艺,精细度是现有模压技术的十倍,达到一根头发丝的 1/7000。与国外顶级激光直写设备的精度处于同一个水平。 技术成熟度 阶段:研发 中试 √小批量生产 产业化 样机:有 无 其他补充说明: 市场应用 前景 防伪方面,可以应用于高档烟酒、证卡和一品一码防伪溯源应用,是光学防伪技术的一次飞跃,可以实现手机屏幕的便携和通用识别,可以和印刷技术有效结合,应用广泛,在一品一码溯源的环境下,市场总量有望突破到 100 亿元。蓝光过滤膜方面,全国手机用量超过 10 亿部门,防蓝光贴膜的市场价值在百亿,再加上显示器、玻璃和防蓝光眼镜上,市场总值渴望达到 500

10、 亿元。本技术可以保证用户全天使用,有效抑制反光晃眼,并且成本更低。目前已经开始跟华为等厂商进行技术合作。 联系方式 姓名:叶志成 邮箱: 手机(座机):/ 4 4 、项目负责人:刘佩林 项目名 称 高精度定位智能移动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机器人,室内外定位,移动测量,巡视。 成果简介 通过研究基于特征点化的多源传感器紧耦合定位算法、基于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关键帧的全局路径规划算法、基于人工势场法的局部避障导航技术,搭建实现了可在室内外复杂环境下进行自主高精度定位地面机器人,应用案例为 5G 定位等领域研究中的地理真值数据采集困难、人工采集工作量大提供移动测量服务。 项目核心技术包括:基于特

11、征点化的多源传感器紧耦合定位算法、基于同步定位与建图关键帧的全局路径规划算法、基于人工势场法 的局部避障导航技术。实现定位误差 10cm 以内、在地图上进行指点路径规划自主执行具有避障功能的采集任务。 研究团队 类脑智能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现有教授/副教授等 6 人,博士生和硕士生 30 多人。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基于大脑智力机理的研究成果,面向环境、物、人,研究和开发出更人性化的感知、识别推理系统,并最终产出有学术与应用价值的成果,拥有授权专利50 余项,发表 SCI/EI 论文 100 余篇;同时,中心面向产业应用,在智能交互、高精度融合导航、自主导航机器人等领域开展技术融合创新,促

12、进人工智能的产业的发展,获得国家、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支持,培养了一批在各行业服务的优秀人才。 知识产权 (如专利申请及授权等情况,是否单独持有等) 基于结构性线条的视觉 SLAM 方法(已授权,独有) 导航 SoC 芯片仿真、验证和调试平台(已授权,独有) 用于室内导航的超声波阵列辅助定位方法与系统(已授权,独有) 一种功耗优化的众核系统的冗余保护系统及方法(已授权,独有) 访问存储器中图像数据的信息转化装置(已授权,独有) 同步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的访问方法及控制装置(已授权,独有) 一种室内场景识别的闭环检测方法(已申请,独有) 一种无人机飞行路径的处理方法(已申请,独有) 一种融合几何信息的

13、视觉 SLAM 回环检测方法(已申请,独有) 基于双目与超声波融合的无人机三维避撞方法及系统(已申请,独有) 技术先进性 本技术提出并利用了了基于特征点化的多源传感器紧耦合定位算法、基于同步定位与建图关键帧的全局路径规划算法、基于人工势场法的局部避障导航技术等,实现了在室内外复杂环境中的自动化高精度数据采集平台。 技术成熟度 阶段:研发 中试 小批量生产 产业化 样机:有 无 其他补充说明:华为定制。 市场应用 前景 高精度定位数据采集领域是支撑自动驾驶、5G 定位等未来研究内容的支撑项目领域。本领域在自动驾驶、自主机器人与 5G 定位等未来大规模市场领域的研究与发展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承载作

14、用。本领域处于前沿研究领域,因此市场规模尚在发展。同时,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同类产品竞争也相对较小。另外,本项目所具有的高精度、全自动自主数据采集能力也使其在市场中占有核心竞争力。 联系方式 姓名:钱久超 邮箱: 手机(座机): 5 5 、项目负责人:刘佩林 项目名称 基于 AIoT 的室内高精度定位技术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人工智能,物联网,室内定位,位置服务 成果简介 通过研究基于低功耗广域网的多源融合室内定位技术,解决了传统定位系统精度低、响应速度慢、功耗大等技术瓶颈问题,以便于能在各种室内应用场景中进行人员、物资等定位管理,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用户提供智能位置服务。 项目核心技术包括:

15、室内融合定位技术,实现定位误差 1 米以内,响应速度 1 秒以内的高精度实时定位;低功耗定位终端技术,实现工作时间大于 7 天的续航能力;低功耗广域物联网技术,实现远距离、低功耗、多节点的数据传输与通信能力;空间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空间位置数据的统计分析,精准预测用户行为并形成用户智能画像。 研究团队 类脑智能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现有教授/副教授等 6 人,博士生和硕士生30 多人。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基于大脑智力机理的研究成果,面向环境、物、人,研究和开发出更人性化的感知、识别推理系统,并最终产出有学术与应用价值的成果,拥有授权专利 50 余项,发表 SCI/EI 论文 100 余篇;同时,中心面向产业应用,在智能交互、高精度融合导航、自主导航机器人等领域开展技术融合创新,促进人工智能的产业的发展,获得国家、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支持,培养了一批在各行业服务的优秀人才。 知识产权 (如专利申请及授权等情况,是否单独持有等) 1、用于室内导航的超声波阵列辅助定位方法与系统(已授权,独有); 2、导航 SoC 芯片仿真、验证和调试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启牛文库网为“电子文档交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

本站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侵权客服QQ:709425133 欢迎举报。

©2012-2025 by www.wojub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4006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