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第一中学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20_22课学案.doc

文档编号:369155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宜昌第一中学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20_22课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北省宜昌第一中学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20_22课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北省宜昌第一中学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第20_22课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班级: 组别: 姓名: 等级: 【学习目标】1能说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2能熟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自主预习】快速浏览课本,思考: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有哪些?探究问题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基本政党制度)1建国初期,周恩来总理曾满怀深情地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哪些准备?共同纲领为什么说具有临时宪法性质?准备:通过了 。选举产生了 。确定了国都 、国旗 、国歌 、纪年 。 原因:3中

2、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的过程初步确立: 。职能转变: 。发展新阶段: 。进一步完善: 。探究问题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根本政治制度)1条件:(1) 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 产生。(2)新中国 的大规模展开,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时机成熟。2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 召开。(1)通过 宪法内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 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原则: 和 。历史地位:新中国第一部 类型的宪法。(2)进行了民主选举,选举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3作用:是 制度,为 奠定了基础。探

3、究问题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的民族制度)1原因: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目的:为了实现 、 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法律依据:共同纲领和 。 4含义:就是在 的统一领导下,在 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 ,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5实践:共成立了 个自治区、一百多个自治县(旗)。6意义:(1)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 。(2)也保证了 和民族团结。【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

4、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材料二: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邓小平阅读材料后回答:在中国“究竟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 多党存在,是其他党派和共产党轮流执政吗?为什么?政协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民主化的主要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我国的一种代议制模式,西方国家釆取两院制议会代议制:如英国、美国。而我们中国就相当于一院制代议制,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5、,是同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联系的。合作探究: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有何本质区别?比较点人民代表大会资产阶级议会制阶级本质不同政党在政权组织中的活动方式职权【巩固检测】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主人士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其中,中央人民政府6名副主席中有3人,政务院4名副总理中有2人,34个部级正职中有15人由党外民主人士担任。这A表明“左”派人士和中间人士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B说明中国共产党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策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2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

6、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这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平等性 广泛性 继承性 深刻性A B C D 3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规划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 ”由此可知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

7、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4 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51949年到1952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政治领域发生重大变动和变革不包括 A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B全国领土已基本解放C初步建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制度 D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

8、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7费正清说:“如果中国领导人高傲地认为,中国可以在一种排外、反理智的孤立状况下并通过反复强调毛的思想改变阶级结构来解决中国的现代化问题,那他们也应该检查一下自己是否了解中国的实际。”作者认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 A片面发展重工业脱离了实际 B不可能自己解决现代化问题C思想的僵化影响了经济建设 D阶级斗争形势依旧比较严峻81950年8月26日,邓小平在谈话中指出:“在西藏,要

9、使生产发展起来,人民富裕起来,只有这件事办好了,才能巩固民族团结。”邓小平在此强调 A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C发展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D鼓励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是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材料二 第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10、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1)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2)综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高中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导学案编写人:吴森虎 审核人:秦大勇 宋本贤 编写时间:2013-3-12班级: 组别: 姓名: 等级: 【学习目标】1.能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2.能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自主预习】1.曲折:“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践踏时间段: 。“文革”发生的原因:根本原因: 。 。 。民主法制遭践踏的表现: 。 。 。 。2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1) 年 提出“ 、 、 、 ”的法制建设方针。(2) 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料 > 初中教育

启牛文库网为“电子文档交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

本站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侵权客服QQ:709425133 欢迎举报。

©2012-2025 by www.wojub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4006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