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范文10篇精选.docx

文档编号:372688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案例范文10篇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教育案例范文10篇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教育案例范文10篇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育案例范文(10篇)精选 教育案例范文(10篇)精选 教育案例范文(一): 数学的人文性教学(多片断式) 【案例背景】 数学课上教师出示了这样一幅儿童画:一个鱼缸里面游动着六条漂亮的大尾巴金鱼;在鱼缸的四周,围着六只眼睛发亮的小猫。有人想,六比六,平均每只猫吃一条鱼,省得六只猫争抢打架。听听一个学生是怎样说的:太美了,舍不得吃!多么具有人性化的语言啊。 说起数学,缺乏数学素养的人会认为数学是个枯燥乏味的学科,尽和抽象的没有情感的冷冰冰的数字打交道。然尔数学其实是充满着浓浓的人文性的。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资料、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礼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提出数学教学的总

2、体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数学不仅仅是知识和方法的习得,更是学生在此过程中情感的体验。数学不能仅仅当作是数学,更不能仅以数学的眼光看待它。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我们的教育目的并不仅仅仅在于培养出能够有效地参加国家建设的公民,我们还要让我们所有的人,成为幸福的人。教育要以人为本,就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数学教学中更就应要以人为本,体现它的人文性。 我们对数学教学中体现人文性的现状调查。对数学教学中教师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调查统计。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中要把这三维目标有机地融合在教学的始终。我们对不一样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

3、统计和分析,发现:有些教师的备课中有了体现,而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浓浓的人文性的课很少,能有所体现的也不多,更多的关注的是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学任务的完成。我们有必要在数学教学的人文性上作些探讨。 【案例描述】 案例一一、关爱苛刻。 案例1:三角形的认识教学。 教学A: 师:我们已经明白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为什么是围成,而不能说成组成呢? 生:围成是指三条边连接起来。而组成可能三条边没有连接在一齐。 师:对,他说得很好。所以我们必须要说围成。 教学B: 师:你们看到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 学生举例生活中见过的三角形。 师:你能不能把生活中见到过的各种三角形画出来呢? 学生自由地画。 师:把

4、你画出来的各种形状的三角形进行分类。 学生自我分类,也能够和同桌交流,把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师:下方请大家根据刚才的学习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 案例分析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关爱就是从学生的身心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想学生所想,尊重学生的思维、表述及至不成熟的行为,而不是为了所谓的数学严密而对学生提出苛刻的不贴合学生实际的要求。 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是一个重要资料,概念的理解也是学生的难点。课堂中教师常常化很大精力解释说明,甚至咬文嚼字、比较推敲,让学生表达概念时也要做到一字不差。其实课堂中学生也能照本宣科地一字不差地背出来,但过后又有多少学生能说出呢?其实我们都明白

5、,只要注重了学生对概念构成了丰富而清晰的心象,即使学生说不出完整的概念概括,对概念的理解也是深刻的。三角形的认识,教师总要让学生理解是由三条线段围成而非组成的图形,用很长时光去区别围成和组成。如果我们不有意地在字面上去区分是围成还是组成,而是让学生能画多少个形状不一样的三角形,并把这些形状不一样的三角形按照相同的特征归类,一提到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学生的头脑中就能浮现出各种表象。这比花大力气比较是围成而不是组成,学生更有兴趣,也更容易懂,尽管学生说三角形的概念不能做到一字不差或不严密。例如学生对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定义说得尽管不完整,但透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表象刺激,学生就能决定圆中哪条线段是直

6、径、半径,哪条线段不是。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让一学生背书前,在背书学生的同桌耳边低声嘱咐:他背不出时提醒一下。细微之处,体现了于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课堂中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性,学生能不身心舒畅地学习创新吗? 案例二闲适竞争 案例2:一年级数学综合活动周末活动中的套圈游戏:套住远近不一样的小鹿、小猴、小马、小狗、小猫分别得5分、4分、3分、2分、1分,小明共得了九分。他分别套住了哪些小动物? 教学A: 师:看谁想到的答案又多又快? 聪明的学生不假思索便举起了小手,其实有的学生是边举手边在思考。教师让学生一一说出答案,但答案并不齐全。 教学B: 师:以小组为单位,先在桌上摆出这五个小动物,仔细观察,

7、相互讨论。找出答案后由一人记录下来。 师:下方交流,说过的就不必重复。 小组一:我们的答案有5+3+1=9,4+3+2=9。 小组二:我认为还可能两次都套到一个动物的。如5+2+2=9,4+4+1=9。 小组三:我们还有三次都套到一个动物,如3+3+3=9。 小组四:我们不要套到三个动物就得9分了,如5+4=9。 小组五:我们还能套住更多的,4+2+2+1=9,3+3+2+1=9,2+2+2+2+1=9。 案例分析 青年学者肖川说:理性的顿悟、灵性的升发,需要闲适;心灵的舒展,视界的敞亮,也需要闲适;创意,往往在闲适简单时翩然而至;情趣,也每每在闲适从容中一展风采。教学A中教师创设的是一种学生

8、个体间的竞争,学生一般会处于一种焦虑的迫不及待地想表现的心理,而教学B创设的是小团体间的竞争,更好地给予学生自由思考的时光和空间。闲适的学习时空,学生才会在不断地探索中锻炼意志、构成独特的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心理。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是在学生自主独立的闲适的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数学学习更是学生各种心理体验的过程,能在数学学习中品味到人生的酸甜苦辣:有遇到问题的冥思苦想,有了进展时的喜悦得意,有交流中茅塞顿开的欢呼,有反思中灵感顿现的陶醉,有独闯雄关的自豪,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享受各种美的情感体验。 案例三兴趣结果 案例3:平均数应用题教学。 教学A:出示应用题。

9、学生尝试计算,并让学生对这种做法进行评价,得出平均数应用题的一般计算方法。 教学B:教师设计一张表格,要求学生自主选取资料去填,要求算出调查的数据的平均数,并说说你对计算出来的平均数的看法。 透过调查计算,进行全班交流。 生1:我调查了我们学校上学期各班得学生礼貌号的次数。平均每班得3。5次,最多的班级得了8次,而我班只得了1次。说明我们还有许多做得不太好的地言,要专门利用班会课开展讨论,找出差距,不断努力。 生2:我调查了上周我们学校各班向特困生献爱心的钱数。算出平均每班献爱心535元。最多的班级献了1638元。让我们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完美。 生3:我调查了这天体育课中跳绳比赛

10、的个数。我们班平均1分钟跳绳98个,其中张佩1分钟跳了167个,我要向他学习,锻炼好身体。 案例分析 评价是数学学习的催化剂,教学A注重的是数学知识结果的评价,而教学B中,教师不仅仅让学生交流平均数的数学知识,更是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地收集数据,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对求出的平均数的分析也更具备了浓浓的人文性,学生不仅仅仅学到数学知识,更增长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会了做人。 在数学教学中体现人文性,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如在数学作业中如何更人性化,不会使学生认为做作业是一种负担,如何使考试更具人性化 参考文献(缺少具体的文本) 1、肖川:教育

11、的理想与信念。 2、夏青峰:数学是什么?江苏教育2003、10B 3、袁忠燕:一堂有人情味的数学课小学数学教学2003、6 教育案例范文(二): 如何在新课程教学中落实基础知识(描述加实录式) 【案例背景】 基础知识是潜力的载体,知识系统的因子,任何学习潜力的构成、知识系统的建构都是要以掌握基础知识为基石,获得知识与发展潜力同等重要。以往的语文教学过分的、片面的追求基础知识,忽略了对学生潜力、语文素养的培养,受到众多的批判。随着新课程的施行,这种现象得到了较好的纠正,但是矫枉过正,在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的同时,基础知识却被弱化、忽略,甚至有些教师把落实基础知识看成是脱离新课程,这些认识与行为

12、严重违背了新课程的精神。 新课标,并没有否定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只是在持续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对知识的内涵、落实的形式和要求做出相应的要求。新课标删去了繁、难、偏、旧的知识点,不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基础知识的资料,教学中也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但是这并没有否定基础知识的重要性,相反是对基础知识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习基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就应促使知识向潜力、个人素养方面转化。比如:了解基本的语法常识,用来帮忙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透过基础知识的积累,构成语文的思想方法和语感潜力,到达比较开阔的语文视野。 新课程反对被动式的、填鸭式

13、的教学方式,提倡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落实知识时候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或游戏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研究,透过操作实践、模拟活动等,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去体会,获得超多的直接经验,自主地建构知识,构成语文思维模型。就应说透过自我主动参与所获得的知识是牢固的,有的将终身难忘。 因此,在落实基础知识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充分认识新课程有关基础知识的内涵,要透过学生探究合作、实践体验等方式加以落实,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意与潜力的培养、情感价值观的构成相结合。 【案例描述】 说文解字 在课前预习大禹治水时,我让学生提出问

14、题。一生问:文中治水的是禹,为什么文题中称他为大禹,这大字就应作何解释?这问题看似是对一个字字义的质疑,其实关系到对整个神话故事好处的理解,甚至关系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是一个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我打算让学生透过自我的探究来解决这位学生提出的问题,获取这个字的含义,同时了解传统文化中有关汉字的一个知识点。因此设计以下问题: 1、查字典,了解大的含义,同时收集和大禹中的大意思相同的有关大的词语或句子。 2、文中描述的是怎样的水? 3、禹治水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4、如何理解文题中的大? 上课时。 师:请大家说说大有几种意思。 生:和小相对,表示规模、数量、体积等等。比如:大山,大海。 生:指年龄辈份排长或排行第一。如大哥,老大。 生:称对方有关事物的敬辞。如大作,大礼。 生:超过,过于。如玩笑开大了。 师:很好,看来大家准备得很充分,其实大禹治水这篇文章许多情节都能够用有关大的词语来概括,此刻请大家读课文,看看哪些情节能够用大的词语来概括。 生:大禹治水,是因为当时发大水了。 生:大禹治水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和广大群众不辞辛劳劈山开河分不开。所以说治水成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生:大禹治水经过众多苦难最后最后治好了大水,可谓是大功告成。 生:禹因为治水有功,被人们尊称为大禹。 (略去学生品读相关课文资料。) 师:此刻大家就应能够明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启牛文库网为“电子文档交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

本站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侵权客服QQ:709425133 欢迎举报。

©2012-2025 by www.wojub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4006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