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辩论会和习作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文档编号:429005 上传时间:2022-07-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故知新辩论会和习作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温故知新辩论会和习作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温故知新辩论会和习作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温故知新辩论会和习作 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语文百花园四”包括“温故知新”“口语交际”和“习作”三个栏目。一、“温故知新”栏目有三项内容1、“句式变换”的训练,编排的是把“直接转述”改为“间接转述”的练习。2、“拓展与交流”,编排的是本单元课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典型例句,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对于刻画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的好处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拓展与交流”中集中呈现,进一步强化了学生这一方面的意识。3、“积少成多”编排的是一首古诗。诗题赠汪伦,作者(唐)李白。这首送别诗,表现了作者与汪

2、伦之间淳朴而深厚的友情。二、口语交际“口语交际”编排的内容是“辩论会”,辩题是“是冷漠还是真爱”。教材呈现的情境是:年幼的孩子摔倒了,哭喊着让妈妈抱;妈妈则让孩子自己站起来。正反双方的观点是“这个妈妈对孩子真冷漠!”“这才是真正的爱!”三、习作“习作”编排的是“写一个人物群体”,这是一个给范围的习作。教材的呈现是: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这样或那样的一个个人物群体,比如在学校,与小伙伴们一起学习、玩耍;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家务、看电视请把你熟悉的一个人物群体介绍给大家,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设计理念: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双基”能力的培养,积极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本“百花园”教学预设中,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把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让学生“双基”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与提高。教学目标:1、“温故知新”教学目标(1)通过“句式变换”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把“直接转述”改为“间接转述”,感受语言表达的丰富性。(2)通过“拓展与交流”内容的学习引导,强化学生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特点作用的认识,引导学生不但在阅读中给予关注,同时在描写人物时也能从这几方面进行刻画。(3)通过“积少成多”中赠汪伦古诗的诵读,初步了解诗意,感受人间真情的美好。同时激发学生积累古诗的兴趣,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2、“口语交际”教学目标(1)培

4、养学生文明交际的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乐于交际的良好品质。(3)让学生学会交际:培养学生听、记、表达(应对)等能力。3、习作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收集、整理、应用习作素材的能力。(2)通过练笔,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培养表达真情实感的文风。教学重点:1、“温故知新”句式变换。“直接转述”改为“间接转述”如何正确改变“人称”。2、“口语交际”辩论会。课前指导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课内引导学生如何做到有针对性、有理有据地反驳。3、习作写一个人物群体。表现人物群体特点素材的收集。教学难点:1、“温故知新”句式变换。“直接转述”改为“间接转述”如何正确改变“人称”是个难点。2、“口语交际”辩论

5、会。引导学生如何做到有针对性、有理有据地反驳。3、习作写一个人物群体。表现人物群体特点素材的收集。如果素材不鲜活,无法很好表现人物群体特点。教学准备: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见课时中的“课前任务”)课时安排:5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温故知新”栏目中“句式变换”“拓展与交流”两项内容。课前任务:在课内与课外阅读中,收集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的典型语句,体会这些句子对表现人物特点,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好处。一、句式变换“直接转述”改为“间接转述”1、学生自读例句,注意书上“学习伙伴”身边的泡泡,分析每组里两句话(“直接转述”人物语言与“间接转述”)之间的不同。2、同桌交流,或小组

6、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3、应用书上的两个例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发现。【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关注学生自学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直接转述”改为“间接转述”的要点:(1)改什么改“人称”和“标点”。a、“标点”把“:”改成“,”把“”去掉。b、“人称”首先确定转述对象(由谁转述),转述给谁听,再根据句子具体的语言环境确定改换的人称等。如:温迪告诉我:“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a、转述的人是句中的“我”,句子可改为:温迪告诉我,她真为我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b、转述的人是第三者(温迪和“妈妈”之外的人),句子可改为:温迪告诉妈妈,她真为妈妈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4、

7、让学生改写书上的三个句子。(1)闰土说:“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改为:闰土说,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他们那里是不算偷的。(2)李东高兴地说:“我从网上查到诺贝尔奖获得者拉曼的资料了。”改为:李东高兴地说,他从网上查到诺贝尔奖获得者拉曼的资料了。(3)老师解释说:“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改为:老师解释说,梦里飞行,说明我们是在长身体呀!5、教师补充二个句子巩固练习。(1)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我的忙。”(2)妈妈对我说:“告诉你爸爸,我要带你外婆去看病,中午你们自己煮饭吃。”【通过再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直接转述”改为“间接转

8、述”的方法。】6、让学生谈谈改写句子的感受。【感受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体验运用驾驭语言的乐趣。】二、拓展与交流体会写好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的好处1、请学生读一读“拓展与交流”中的句子,感受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2、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摘抄的句子,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3、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描写练笔。三、课后练习1、注意观察生活中人物的表现,进行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描写练笔。2、在课内与课外阅读中,注意收集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的经典语句。后记:-第二

9、课时教学内容:“温故知新”栏目中的“积少成多”,结合开展背诵古诗文比赛活动。课前任务:背诵古诗文。一、背诵导入全班齐背本单元学的三首古诗。二、积少成多诵读积累诗歌1、学生自由朗读,了解诗的大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2、交流,感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古诗名句的美。3、背诵。4、出示李叔同写的送别让学生诵读,播放送别(关于送别教师也可进行适当的介绍,见案后“参考资料”)。送别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补充李叔同写的送别,一是感受词曲的美,感受人世间送别的哀伤,珍惜人间友情。另也算是对本单元所

10、学的四首“送别”的古诗画上一个小句号,同时又是一个省略号,引导学生关注送别诗,关注我国的诗歌文化。】三、背诵古诗文比赛形式:可采用男女生挑战赛;可采用小组与小组挑战赛;也可采用同学之间热身赛之后,自荐表演赛等。四、课后练习激励学生课后继续背诵古诗文。后记:-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口语交际“辩论会”,辩题是“是冷漠还是真爱”。教材呈现的情境是:年幼的孩子摔倒了,哭喊着让妈妈抱;妈妈则让孩子自己站起来。正反双方的观点是“这个妈妈对孩子真冷漠!”“这才是真正的爱!”。课前任务(一)学生方面1、了解教材中的情境内容,明确双方观点。2、自由组合小组,选择己方观点。选出组长,组织分工收集整理可以说明本方观点或

11、反驳对方观点的材料。3、互相交流收集到的材料,整理备用。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是辩手,做好参与的准备。【辩论会这形式,学生接触得少。所以课前多做功课,才能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同时,学生的课前学习活动,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与有目的地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二)教师方面1、首先让学生了解教材中的情境内容,明确双方观点。2、了解学生分组情况,必要时给予适当调整(注意学生资源的互补),人数5个左右,不宜太多。了解各小组选择的观点,鼓励选择辩方少的观点。3、对于资料的收集给予适当的指导。指导学生可从平时生活中寻找有力的事例;可从书刊、网络中寻找支持己方或反驳对方观点的材料;可通过与家人、亲戚

12、等交谈获得有关的材料。关注学生资料收集的情况。4、教师自己适当收集一些能支持、或反驳正反双方的材料。【充分发挥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的身份与作用,指导学生课前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三)环境方面1、课前黑板写上“辩论会”三个大字。2、教室桌椅摆成若干个方块,每个方块各让一组正方队员与反方队员入坐。【注意环境因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做好合理的安排,有益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一、再现情境,明确要求1、教师指导(或充当)主持人,描述情境,提出正反方观点。2、提出要求,做好辩前准备。(1)记住自己的观点。(2)要用事实材料进行分析说明,尽量做到观点突出,有条有理。(3)认真听,快速记录自

13、己的想法和对方发言的漏洞,准备有理有据地进行申辩或反驳。(4)发言时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和语调等,自然大方,文明辩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辩论前让学生明确要求,让学生在辩论中学会辩论。】3、让各小组进行辩前的准备。二、点面结合,全员参与1、请一个正反方小组在班上进行试辩,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给予肯定鼓励,提出注意事项,必要时给予示范。2、按坐位方块,正反双方进行辩论。教师巡视指导。3、请一两个正方小组与反方小组在班级展示辩论,适时给予评价、指导。4、让各辩方小组自行调换辩方(对手),再次进行辩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5、在各小组推荐优秀辩手的基础上,重新组合正反方小组,进行班级辩论表演。6、评出最佳辩手,学生谈收获,教师小结本次辩论会学生表现情况。【本环节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由点带面,点面结合。通过多层次的辩论体验,让学生在辩论中学习辩论,学会辩论。】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料 > 教学教案

启牛文库网为“电子文档交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

本站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侵权客服QQ:709425133 欢迎举报。

©2012-2025 by www.wojub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4006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