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老子无为概念求真的论文.docx

文档编号:589582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论文-老子无为概念求真的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教学论文-老子无为概念求真的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教学论文-老子无为概念求真的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老子“无为”概念求真的论文道德经;“无为”;翻译;变异 摘要: 老子“无为”概念被误译的问题反映了20世纪西方文化对中国古典哲学的认识误区。译者们的理解根植于自身文化,很难深度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无为”在原文中包涵着“为于始”、“似无为而实有为”、“无为而无不为”三层涵义,而大多数的译文却简单地译为“不为”、“不做”,昭显了译者对于老子核心概念“无为”的表面化、简约化理解,以致于陷入“盲人摸象”的翻译误区。只有当原文本文化拥有话语权,中西文化在对等的平面上交流、传播,才能把“无为”的图像原样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真正把握“无为”概念之真谛。 中图分类号: h05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

2、12435(2012)03039106 学界有很多对道德经英译文本的比较研究,包括对道德经核心概念“道”的翻译和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多是就一个译本或几个译本之间进行比较,对核心概念“无为”的专题研究几乎未见。译本如何翻译老子道德经之“无为”,虽不能强求一个模式,但对它的翻译必须建立在深度理解的基础之上,达到客观、真实、准确。“无为”作为老子哲学核心概念,如果仅看表面,其文字的意义似乎就是“不为、不做”,大多数英文译者将此翻译成“ding nthing”、“nnatin”、“ithut ding”等,这显然背离了老子“无为”思想的真谛与根本。本文从老子“无为”概念的本意入手,考辨其英译内涵的变异

3、及原因,探究正确地翻译解读传统经典之路。 一、老子“无为”概念本意求真 要明晰“无为”涵义,需先清楚“无”字之本意。 许慎说文解字对“无”字的解释是:“无,亡也。”从文字语言学来说,字义总是发展变化的,“无”字也不例外。据庞朴先生的考证,“无”有三层涵义:一曰“亡”,有而后无;二曰“無”,似无实有;三曰“无”,无而纯无,是与“有”相对的一种状态。157-70这是“无”字字义演变的渊源,那么在老子那里,“无为”被赋予了怎样的内涵?在道德经第一章,老子做了这样说明:“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由此看来,老子之“无”既与“有”相对,又非实质上的“纯无”,二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依照“无”字的渊

4、源和老子之“无”的独特内涵,进一步探讨老子哲学中“无为”这一核心范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先有为后无为 这里“无”取“亡”之意:有而后无158。“无为”顺应了万物自身发展的规律为之在未有,治之在未乱。如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这样写道:“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强调要把握事物发展中量变与渐变的时机,对其中的每一环节、每个过程,无论是“始”还是“终”,都要遵循其发展规律,顺势而为不枉为,为之有度不逾矩。这样就会达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境界。 (二)似无为而实有为 这里“无”取“似无实有”之意160,既包括无形的观念、意识的形成,也包括在

5、认识上对事物未来发展的预测、把握和控制。取此“无”之意义,“无为”指通过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这种看不见的“为”,而达到有形的“为”的目的和效果。如道德经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讲的用兵之道,与孙子兵法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有异曲同工之妙,强调的都是通过谋略、谋势等策略方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不是靠面对面的、直接的交锋达到目的。又如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揭示了老子强调治国先要通过意识教化、思想引导工作,从源头上在民众“争”强之心、“盗”贼之心

6、和动“乱”之心未形成之前,就从意识领域这个源头加以引导与掌控,直至断其根源,而不是等到木已成舟、事已成型之时,再用高压措施、暴力行动去施政,那样是无济于事、徒劳无益的。通过这种“似无为实有为”的行动,最终实现看似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而达到即使通过看得见的武力等强行的作为也很难达到的效果,这种作为是潜移默化的,甚至是无形的,然而却实实在在地为了、做了。 (三)无为而无不为 此为老子“无为”之最终结果和最高境界。“无”乃“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 微”之“无”,它近似于“有之为有,待无以生;事而为事,由无以成”23,又恰似于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却

7、能“矩以之方,规以之圆。圆方则形而此无形,白黑得名而此无名也”23。这样的“无为”正如老子第六十三章所讲到的那样:“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总之,万事“由无以成”,万事为于易、为于始、为于小,终成事大、终得事成,这才是老子“无为”思想的真谛看似无为,实则“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无为”的哲学内涵虽在形式上可分为三层,而本质上是一体。如果可以用“一体三用”来描述这种关系的话,那么“三用”则可认为是“无为”范畴的三个特点。这三个特点互为依存,共同构成“无为”这一范畴的核心内涵。因此,从根本上说,老子的“无为”思想不是“不作为”,而是

8、如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所阐述的,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为基准,顺应万物自身发展规律而“为”,具体方法如老子分别在第六十四章和第六十三章所阐述的“无为而为”、“如何为”、“何时为”的观念。 二、英译本“无为”概念考辨 据统计,道德经五千言中,共在11章14处出现“无为”, 它们分别是:“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第二章)“为无为, 则无不治。”(第三章)“爱国治民,能无为乎”(第十章)“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第二十九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第三十七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9、。”(第三十八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第四十三章) “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八章)“故圣人云, 我无为而民自化。”(第五十七章)“为无为, 事无事, 味无味。”(第六十三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据老子“无为”的哲学内涵,结合句式特征,选择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圣人处无为之事”和“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三个典型的句子,考察其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这三章中的“无为”进行选词、构句的。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本文根据收集到的百余种英译本,选择部分代表性

10、的相关译文制成表1。 表1部分译本对道德经第二、三十七、四十八章中“无为”的翻译 译者及译本时间译本名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圣人处无为之事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hans-gerg eller(穆勒) 2007da de jing:a plete translatin and entarythe da is nstantly ithut nae.therefre the sage resides ith the task f nnatin.t derease and t derease even re s that ding nthing is reahed.h.g.sald (奥斯沃德) 2006th

11、e bk f eaning and lifeta is eternal ithut ding, and yet nthing reains nt dne.he dells in effetiveness ithut atin. he dereases and dereases until at last he arrives at nn-atin.r.b. blakney (布莱克尼) 1955the ay f lifethe ay is alays still, at rest, and yet des everything thats dne.indeed the ise ans ffie

12、 is t rk by being still;lss upn lss until at last es rest.sa haill (哈密尔) 2005ta te hing:a ne translatinta des nthing but leaves nthing undnethat is hy the sage an at ithut effrt lse, lse again, until yu are eptied.hern uld (沃德) 1946the ay f aeptanethe ta is eternally inative; yet nthing is left undn

13、e.therefre the sage, the self-ntrlled an, dells in atinless ativity, pised beteen ntraries shedding re and re, until he attains nn-atin.ihael lafargue (拉法格) 1992the ta f the ta te hingta invariably des nthing, and nthing reains nt dne.and s the ise persn: settles int his jb f nt dingding nthing, nth

14、ing ill reain nt dne.patrik . byrne (巴勒) 2002the ay f virtueta is frever nt-ding,yet there is nthing un-dne therefre, the sage nduts his affairs ithut atint derease, and again derease, until u-ei is attained,stephen adiss and stanley lbard (阿迪斯和拉姆巴都)1993la-tzu:ta te hingta endures ithut a nae,yet nt

15、hing is left undne.therefre the sage is devted t nn-atin,nn-ding-and nthing nt dne.rbert g. henris (韩禄伯) 2000te-ta hing:based n a-ang-tui textthe ay nstantly takes n atin.therefre the sage abides in affairs that entail n atin,they derease and derease,until they reah the pint here they d nthing at all.heysinger (海星格) 1903the light f hinathe ta eternally nn-ats, and s it des nthing and yet there is nthing left t d.and s the sage, in his affairs, des nt n ding dell,and as the rk lessens and l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料 > 教学研究

启牛文库网为“电子文档交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

本站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侵权客服QQ:709425133 欢迎举报。

©2012-2025 by www.wojub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4006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