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专题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docx

文档编号:789262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30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学考试专题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自学考试专题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自学考试专题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绪论1-1.识记如何理解组织行为学的含义? 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是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组织行为学的:(1)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2)研究范围是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3)研究目的是提高预测、引导及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提升工作绩效及员工满意度(4)学科性质:跨学科性、系统性(用系统分析方法)、权变性(依具体情况而定)、实用性、科学性。1-2.领会简述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1)个体心理与行为研究(2)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3)组织行为研究(4)领导行为研究1-3.领会简述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1)

2、心理学(2)社会学(3)社会心理学(4)人类学(5)政治学1-4.识记简述组织行为学的六个研究步骤?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包括:归纳综合、演绎推论、检验三个基本步骤。美国的管理学教授西拉季和华莱士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细分为以下六个步骤:(1)弄清要研究的问题(2)查阅与某种行为问题有关的理论和信息资料(3)形成假设(4)选择正确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开展研究工作(5)实际观察、测试和实验(6)解释研究结论1-5.领会简述观察法、调查法和个案分析法的内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个案分析法、实验法、心理测验法、情景模拟法。(1)观察法是指借助人的感官和各种测量仪器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

3、测,观察员工的工作过程、行为、内容、工具筹,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的方法。(2)调查法是指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订某一计划,就一些问题对某些个人或群体进行访问或发放调查表要求被调查者回答,收集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和数据,并以此来分析、推测其行为与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3)个案分析法是指研究者通过对个体、群体或组织整体情况较长时间的连续调查、了解,全面收集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得出研究结论的方法。1-6.领会简述实验法、心理测验法和情景模拟法的内容?(1)实验法是指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下精确操纵自变量从而考察因变量如何因其而变化,进而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方法。实验法有实

4、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之分。(2)心理测验法是指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量表或精密的测量仪器来测量被试者的方法。常用的心理测验有人格测验、心理健康测验、倾向性测验等。(3)情景模拟法是指根据被试者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任务,研究人员设计一套与岗位实际情景相似的测试场景,将被试者放置于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观察被试者的才能、行为,并按照一定的规范对所观察的行为进行评定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针对性、客观性、预测性和动态性等方面的特征,因而信度和效度较高。第二章 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2-1.领会简述人性假设的四种基本观点?(1)“经济人“假设(“唯利人“或“实利人“)这种假设源于“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和亚当斯密关于

5、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泰勒制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2)“社会人“假设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是这一假设建立的基础。梅奥提出的“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观点:人是“社会人“,管理工作要“以人为中心“,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群体“,建立新型的领导方式。(3)“自我实现人“假设(“自动人“)这种人性假设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克里斯阿吉里斯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等人提出来的。(4)“复杂人“假设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埃德加沙因于1965年出版了组织心理学,对人性进行了相应的归类,提出了“复杂人“假设。2-2.识记简述X理论与Y理论的主要观点?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在他的著作论企业中的

6、人性一书中提出两种对立的人性假设理论:X理论和Y理论。其中X理论属于“经济人“假设,Y理论属于“自我实现人“假设。一、X理论的主要观点1、多数人天生就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工作。2、多数人都是胸无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甘愿受别人的指挥和领导。3、多数人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矛盾,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了达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4、多数人从事工作的目的在于满足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只有金钱和其他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工作。5、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大多数人属于被管理者,少数人能克制自己的感情冲动进而成为管理者。二、Y理论的主要观点1、厌恶工作不是普通人的本性。工作可能是一种程度上的满

7、足,也可能是一种惩罚,这要取决于控制条件。2、外部的控制及惩罚带来的威胁不是促使人们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唯一手段。3、一般人在适当的条件下,不但能够承担一定的责任,还会乐于追求责任。4、在人群中广泛存在并分布着高度的想象力、智谋和解决组织中各种各样问题的创造性力量。5、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和主动完成组织工作的意向,使得组织绩效更加富有成果。6、在现代工业化社会条件下,普通人的智力只是得到了部分发挥。2-3.简单应用简述对于四种人性假设的管理?一、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1、采用任务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提高生产效率,较少考虑人的情感。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与工人无关。工人的

8、主要任务在于听从管理者的指挥。3、实施明确的奖惩制度。对工人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二、基于“社会人“假设的管理1、管理人员不应该只关注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还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2、管理人员在注重指挥、监督和控制等的基础上,还要关注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增强组织的凝聚力。3、在实行奖励措施时,应主张实行集体奖励制度。4、管理人员的职位要进行轮换,应在员工和上级之间起到联络人的作用,负责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5、主张“参与管理“的管理方式。参与管理就是在不同程度上让员工或下级参与到企业政策的有关讨论当中。三、基于“自我实现人“假设的管理1、管理重点为重视工作环境。它主张为员

9、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充分发挥员工的个人特长。2、激励方式上,最根本且起长远作用的是那些内在的激励因素,如在工作中获取知识,增长自我才干,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等。3、管理制度上,主张管理权限的下放,建立参与和决策制度、提案制度、劳资会议制度及制订发展计划。4、管理职能上,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在于为员工充分发挥才能创造条件,减少员工自我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四、基于“复杂人“假设的管理1、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来提高管理效率2、采用富有弹性的、灵活多变的领导方式当任务不明确、工作秩序混乱时,采用严格的领导方式;若任务明确有序,可采用民主的、授权的领导方式。3、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2-4.识记简述

10、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行为主义的创始人约翰华生于1913年出版了代表作行为主义观点的心理学,到1928年他的观点发展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行为主义思想体系。(1)学习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2)心理学研究的是可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3)行为源于后天学习(4)刺激影响行为2-5.简单应用简述新华生主义的主要理论?新华生主义又被称为新行为主义,是在华生行为主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加入了中间变量(O,即个体)而诞生的一系列学术流派的总称。影响较大新华生主义的有:一、托尔曼的整体行为主义1、目的性的行为主义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一系列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的,但可根据引起行为的先行条件及最终的行为结果本身推断出的

11、中间因素(如认识、期望、目的等),即为“主观主义的东西“的中间变量。2、固有决定因素某些“内含的“目的(如认知)是任何行为所固有的,这些变量是客观存在的,起着决定行为的作用,是导致某种行为最直接的原因,托尔曼称之为“固有的决定因素“。二、赫尔的假设-演绎系统赫尔是内驱力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机体的需要产生内驱力,内驱力激发有机体的行为。内驱力主要有:1、原始性内驱力产生于机体组织的需要状态,与生存有密切联系,如饥饿、口渴、空气、体温调节、睡眠。2、继发性内驱力指情境(或环境中的其他刺激),这种情境会随着原始性内驱力的下降而成为一种内驱力。赫尔的“刺激-反应“公式中演绎出的冲动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

12、机因素。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1、斯金纳提出强化理论,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其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反之,就会逐渐弱化甚至消失。2、斯金纳主张不要中间变量,反对内因论,认为强化行为、改变行为的主要动力是有机体“操作“环境的效果。2-6.综合应用简述卢因的群体动力论?群体动力是群体中个体行为方向和结果的重要制约性因素。分析个体在群体情景下的行为影响因素和作用方式,有助于对群体成员的工作动机进行有效的识别、激发和调适,实现个体行为与群体目标的协调一致。(1)卢因的群体动力论美籍德国人库尔特卢因是群体动力论的创始人。他认为,人的行为

13、动向取决于内部力场和情景力场,即情景因素的相互作用。(2)群体动力的内涵“群体动力“就是指群体中各种因素“力“的相互作用,并对群体成员在资源利用、任务实施及关系维护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力。如果把群体看成是一个开放的资源转化系统,群体动力主要体现在群体作业关系协调和资源转化的过程之中。(3)理论启发群体动力理论启发人们要学会从内因的角度去考察、研究群体行为的产生和发展规律,从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个群体氛围中去把握群体行为的变化过程。2-7.领会对个体行为进行科学分析时,应把握哪几点内容?人的行为是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包括人的欲望、动机、情感、态度及意志在行为上的表现。其与一般动物的行为的根本区别

14、在于后者是本能的体现。人的行为的基本特征有:目的性、自主性、社会性、连续性、持久性、可塑性。具体来说,应把握以下三点:(1)分析个体行为时,应该同时考虑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因为任何一个行为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分析个人因素时,应该同时考虑外在行为和内在动机,因为两者的关系相互交叉、错综复杂。(3)分析内在动机时,应该同时考虑积极动机和消极动机,因为产生的行为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2-8.识记简述人的行为模式?一、S-R模式S:代表某种刺激(环境、条件),-:代表神经系统的作用,R:代表反应、行为。这种模式认为,人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条件下产生的。但

15、是,这种模式排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很难明确说明人的行为的本质和全过程。二、S-O-R模式在刺激(S)与行为反应(R)之间,应考虑个体(O)的内在条件、主观能动性。由于个体的思想观念、知识经验、心理状态、身体状况等不同,其行为也会因人、因时、因地不同,即刺激和反应之间会有各种不同的关系。个体对于刺激的反应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1、同一刺激对于不同的个体会引起相同的行为。2、同一刺激对于不同的个体会引起不同的行为。3、不同刺激对于不同的个体会引起相同的行为。三、B=f(P,E)模式B:代表个体的行为,f:代表某种函数关系,P:代表个体(内在的需要),E:代表环境(社会相自然环境)。这种模式表明,个体的行为是个体自身与所处环境的函数。也就是说,个体的行为取决于个体的内在需要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2-9.领会简述个体行为规律?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下,人总会有某种需要,而需要决定动机,动机会产生相应的行为,行为则指向一定的目标,一旦目标实现了,下一个新的需要又将会诞生,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就构成了人的行为规律。(1)环境决定人行为的外部因素,是事物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料 > 考试资料

启牛文库网为“电子文档交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

本站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侵权客服QQ:709425133 欢迎举报。

©2012-2025 by www.wojub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4006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