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劳动保障信息.docx

文档编号:1084411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劳动保障信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州市劳动保障信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州市劳动保障信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广州市劳动保障信息篇一: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体制创新规划纲要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网当前位置办事大厅>>通知公告>>政务公开>>计划总结>>计划规划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体制创新规划纲要2009-2015“十一五”至“十二五”时期,是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关键时期。根据省劳动保障厅关于编制劳动保障体制创新规划纲要的通知(粤劳社函20081699号)要求,提出广州市2009至201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体制创新的规划。一、发展现状(一)就业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以市场导向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市场就业机

2、制基本形成,以公益性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以促进就业再就业为主要内容的专项资金补贴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全市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延伸到街(镇)和部分居委会(村),人力资源市场运作和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社会职业中介机构逐步规范,初步形成了“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逐步形成了市、区(县级市)、街镇、村居四级联动的就业服务体系。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建设全面启动。(二)职业培训体系逐步完善统筹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逐步完善,具有广州特色的办学主体多元化、投入多渠道、模式多样化、等级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已经建成,市场化的素质就业培训初见成效。坚持走“学制教育

3、和职业培训相结合、以技能训练为主,突出技能特色、严格实施双证书制度”的办学路子,技工教育保持快速稳健发展态势,技工学校逐步发展成为全市培养技能型人才最重要的前沿阵地。高技能人才共同培养的社会体系获得充分肯定,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的做法创出“广州模式”并全国推广。建成以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为行政领导、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为业务监督指导、80多家鉴定所为具体鉴定工作实施主体的职业技能鉴定架构。(三)社会保险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险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已经覆盖全体城镇企业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体系覆盖全体城镇企业职工和城镇居民,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基

4、金征缴力度不断加强,基金收入稳步增加,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基金管理更加严格规范,待遇发放得到确保,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初步构建起一个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体系,为我市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工资分配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健全根据“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管指导”的原则,采取“限高、保低、扩中、控非”措施,注重公平与效率并行,建立了定期化、常规化的工资指导线制度、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企业人工成本信息发布制度,培育新型的工资集体协商共决机制,合理调控非

5、竞争性企业收入水平,多渠道促进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断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随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提高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低收入劳动者基础权益,逐步健全工资宏观调控体系。(五)劳动保障维权维稳能力进一步增强由市劳动保障局(代表政府)、市总工会(代表劳动者)和市企业家协会(代表雇主)三方组成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机制进一步健全,已推广至区、县级市,并开始将劳动关系协调组织向街镇延伸。强化劳动合同管理,劳动争议调解处理机制逐步建成,已建立14个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指导委员会,建立8721个企业和区域性、专业市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调解组织,劳动争议调解队伍人数达27783人。劳动保障监察已

6、初步建立“12345”工作体系:“1”是指一条热线,即110联动工作线;“2”是指两个网络,即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监管网络和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网络;“3”是指三级机构,即市支队、区(县级市)大队和街(镇)中队;“4”是指四支队伍,即专职监察员、兼职监察员、协管员和信息员队伍;“5”是指五重监控,即市、区(县级市)、街(镇)、村(居)、企业五重监控。劳动保障监管坚持“预防为主”,工作重心下移,力量前置,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化解各类劳资矛盾,妥善处理突发事件,有效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六)劳动保障工作支撑体系逐步健全按照机构编制与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努力改善编制架构,逐步健全服务民生

7、的劳动保障机构编制体系:增加了农民工管理(在就业处加挂牌子)、农村社会保险管理(在养老处加挂牌子)、技工教育管理(在培训处加挂牌子)、职业技术教研和信访处理的专设机构,局属医疗保险经办、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编制人员得到较大幅度扩充,其内设机构进一步健全。目前,局系统编制总数为3626名,其中局机关编制总数为98名(行政编制96名,离退休干部管理后勤服务人员编制2名);局属单位19个,编制共3528名。基本建成了硬件设施完善、涵盖就业培训、社会保险、劳动监察等各项劳动保障业务的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网络。二、存在问题(一)劳动就业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人力资源总量过大、结构欠佳和总体素质不高的矛盾仍很突出

8、,低端劳动力的总量过剩与高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并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就业内发性动力不足;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影响实体经济发展,原本压力已经很大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的战略地位仍须大大强化。(二)职业培训职业培训工作管理机制未完全理顺,适应广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仍需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模小等问题依然存在,本市市级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建设项目资金尚未全面落实、仍处于启动阶段,技工教育政府投入不足,技工学校的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学校教育资源增置速度未能与社会对技工教育学位的需要和上级下达的多项任务指标同步增长,技工学校的办学模式仍有待进一步发展创新。(三)社会保险社会覆

9、盖面和保障水平离建立具有领先水平的共享型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社保统筹层次较低,市级统筹尚未全面实现,不利于发挥基金的抗风险作用;缴费基数相对偏高。广州市人口加速进入老龄化阶段,参保职工与退休人员的抚养比高达1的,养老保险基金承担着沉重的支付压力,缴费比例长年居高不下。广州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替代率仅为38%左右,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也比省属统筹低。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功能未能充分发挥,预防失业的功能根本没有体现,我市历年积累失业保险基金过多。广州参保病人医保目录外需个人自费的费用约占20%,负担偏重。国家至今未出台社会保险法,立法层次不高,直接后果是引起相当多的行政诉讼。(四)劳动

10、关系和劳动监察对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仍未形成全社会上下的广泛共识,劳动关系正处于矛盾高发期和新法实施后的磨合调整期,矛盾错综复杂,劳资纠纷高发态势仍将持续,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石亟待打牢。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体制不健全、人员编制不足,与每年处理的劳动仲裁案件数量极不相称,直接造成了部分案件不能按时排期开庭或排期后不能按规定及时裁决,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劳务派遣用工管理不规范,损害了职工的权益。(五)劳动工资不合理的大分配格局仍在持续,企业税负过重,政府财税收入畸高,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仍欠实际举措。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和工资分配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工会的作用又未能

11、充分发挥,劳动关系和工资分配中的利益制衡机制难以真正建立,违法用工和侵害员工利益的问题在企业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工资支付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不够完善。(六)劳动保障机构编制体制新形势新任务对劳动保障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与原有资源配置状况所制约的服务管理能力矛盾日益凸显,成为制约事业科学发展的“瓶颈”。与目前所肩负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相比,劳动保障部门现有机构、人员严重不足,导致重点工作的推进受到制约。加强社会建设所必须的公共管理服务资源配置问题仍待解决,基层平台不健全,机构编制不足还严重制约了社保经办、退管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三、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12、”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全局,以建设全省“首善之区”为总目标,以体制创新为动力,切实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劳动保障事业科学发展。(二)发展规划纲要1、劳动就业(1)完善就业工作领导体制,落实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考评方法,形成有效的促进就业工作机制。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落实再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加强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加大再就业投入为保障,以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为重点,千方百计实施积极的扩大就业政策。(2)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规范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2009-2010年,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重点,整合公益性职业介绍和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加强和完善街(

13、镇)、村(居)登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落实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2011-2015年,以建立规范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为重点,打破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人才服务机构的分割,建立全市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3)深化城乡统筹就业,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09-2010年,全力推进广州市劳动用工备案和就业失业登记办法的实施,争取在2010年底前将我市就业人口纳入数据库系统;全面实施关于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2011-2015年,深化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发展,基本建立本市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基本公共就业服务

14、均等化、精细化和信息化,基本完成“双转移”战略中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工作。实施“双五”、“双百”工程(“双五”:确保在今后五年里每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建立5个农村劳动力创业示范点。“双百”:力争2012年前,创建100个充分就业村;对人均年纯收入1500元以下农村家庭的劳动力、失地农民等困难群体提供就业援助,使其一人以上就业率达到100%)。(4)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攻坚计划和细化计划。2009-2010年,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攻坚计划,2009年“充分就业社区”达到70%,2010年“充分就业社区”达到85%;2011-2015年,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细化计划,保持充分就业社区在

15、85%以上的基础上,提升细化服务、提高就业质量。(5)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市活动。2009-2010年,实施广州市创业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市活动,社会创业比较活跃,实现创业带动倍增就业。2011-2015年,创业型城市深入发展,创业企业生存率不断提高。(6)加强和完善失业动态监测,建立失业预警制度,提高宏观经济形势对我市就业工作影响的预见性分析。2009-2010年,进一步扩大监测企业范围,合理选定监测企业类型,提高监测效果和参考性。2011-2015年,探索建立我市的失业预警制度。(7)完善流动人员(主要是农民工)服务管理工作。实现流动人员就业管理服务工作由粗放型向精细型的根本转

16、变,提供优质服务和权益保护方面有新的突破,整合录用备案、劳动合同、社会保险、职业技能培训、劳动保障监察等劳动保障信息资源,促进各项业务协同发展。2、职业培训(1)理顺职业培训工作管理机制,构建职业培训事业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按事权下放、重心下移的要求,按属地管理原则理顺职业培训管理架构,形成政府引导、多种成分参与培训、区域管理和宏观管理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2)改革现行职业培训资金投入和补贴机制,形成资金投入多元化,补贴水平多层次的新机制。在落实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与补贴经费的基础上,按就业促进法要求探索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统筹办法,以行政监管与激励并重的手段,促进企业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改革现行培训补贴办法,在资助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有助于劳动者素质提升和稳定就业的新的资助项目。(3)建立产业升级和转移的预培训工作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启牛文库网为“电子文档交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

本站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侵权客服QQ:709425133 欢迎举报。

©2012-2025 by www.wojub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4006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