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说课稿模板集锦8篇.doc

文档编号:123663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说课稿模板集锦8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实用说课稿模板集锦8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实用说课稿模板集锦8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实用】说课稿模板集锦8篇说课稿 篇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秋天的怀念。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来说这节课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一、教材分析:秋天的怀念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以亲情为主题,以不同的生活为背景,抒发了同样感人至深的亲情。学习本单元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多方面的教益。作为叙事性散文作品,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

2、题。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作品集,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怀念母亲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瘫痪时,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病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他、照顾他的事情,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本文语言朴素、真切,写出了作者生活的真实体验,在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提升方面,其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二、学情分析: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探究,尤其是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比较重,他们乐于发言,课堂上能与老师保持良好的互动,与同学积极合作、共同学习。但是也存在情绪不稳

3、、浮躁等问题。鉴于他们的生活经验所限,对于特殊境遇下如何体会深沉无私的母爱会有所困难。根据学生掌握的已有知识,他们对叙事类散文并不陌生,通过本单元第一课的学习,他们大多已经初步掌握了整体感知叙事类作品的一般方法。在课堂中已有了初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但也可能会遇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不够深刻,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等。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及存在的问题,我确定了下列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知识与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过程与方法:通过母亲的“好好儿活”,分析母亲的形象,理解母爱的内涵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我是怎样“好好儿活”的,联系学生生活体验,引发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的思考。教学重点:通过母亲的“好好儿活”,分析母亲的形象,理解母爱的内涵。教学难点:由我是怎样“好好儿活”的,联系学生生活体验,引发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的思考。四、教法学法教法的运用:根据文章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方法进行教学,以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1、阅读感知法:遵循阅读的整体性原则,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2、问题引导法:用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读文本,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3、启发式教学:以启发、点拨的方式,引导学生积

5、极参与课堂学习。同时利用小组合作,促进生生间、师生间的互动。4、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教学的手段,扩大教学容量,优化学习效果。学法的渗透:教是为了不教,本节课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渗透学法。1、品评赏析法:学习过程中,对文中精彩的语句、段落进行品评、赏析、积累。2、讨论交流法: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3、小组合作法:随着自主、合作、探究成为语文学习的新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一种新的学习组织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交流学习体会,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五、教学设计在对教材和学生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教

6、师为主导”的基本原则,本节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六个教学环节:(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配乐朗诵合欢树片段,引导学生体会儿子对母亲的爱,进入主题,这篇书写着母亲对儿子爱的秋天的怀念。设计意图:联系本单元的内容,唤起学生曾有的情感体验,通过朗读,为下文的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情感铺垫。(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前提下阅读文章,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本环节设计的主要问题是:1、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2、为什么会在秋天怀念?要求:边读边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语段,了解文章的情节。设计意图: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阅读,主动学习,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同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7、,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简洁准确表达的能力。(三)品读课文,分析形象通过熟读、品读文章,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情感,以深入理解文章,解读人物。本环节设计的主要问题是:1、母亲是怎样“好好儿活”的,分析母亲的形象。2、母亲是怎样教导我要“好好儿活”的,理解母爱的内涵。要求:品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母亲动作,语言和神态的词句,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并圈出重点词,仔细品味母亲“好好儿活”的含义,然后小组一起交流学习成果。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读、品读文章,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补充背景,增进学生对写作背景的了解,进而讨论交流、分析鉴赏文中母亲的形象,母爱的内涵,增强学生语言的感悟能力,以达

8、到深入理解文章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积累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和分析方法,感悟博大深沉的母爱,突出教学的重点问题。(四)再读课文,引发思考在分析完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教师补充文章的写作背景知识,让学生再读文章,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引发思考。本环节设计的主要问题是:1、我是怎样“好好儿活”的?2、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要求: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段落,带着感情诵读,思考。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好好儿活”的含义,把握文中“我” 是怎样“好好儿活”的?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思考当下我们应该怎样做到“好好儿活”,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问题。(五)重读课文,知识拓展通过

9、学生再读文章,了解文章在叙述方式上的特点,从而拓展知识。本环节设计的问题是:1、了解叙述方法“插叙”2、文中插叙的内容和作用要求: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插叙的内容,思考其作用。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叙事性散文常用的叙述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日常写作中掌握插叙这种方法技巧。(六)布置作业,读写结合1、阅读史铁生的名篇我与地坛。2、学了这篇文章,你对母爱有什么新的认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200字左右)总之,本节课我将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原则,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预

10、期的教学效果。说课稿 篇2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来伊通第五中学的钱小平。今天,我说课的题目光的折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4章第4节的内容,为了使本次说课清晰流畅,明了直观。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五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凸透镜的学习进行充分准备。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对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结合学生的情况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将教学目标

11、定位以下三个维度:(1)知识目标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3、教学重点和难点由于学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将教学重点定为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将教学难点定为: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二、

12、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但是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在前一节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光的反射知识,学生能够密切联系实际,拥有简单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三、说教法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特点,为了强化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的教学要求采用以下的教法:讲授法、实验法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四、说学法选用以下的学法:观察法。实验、归纳等

13、活动使学生主动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五、说教学过程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第一环节: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新知。在农村教学的几年中,每年身边都会听到学生野外洗澡溺亡的事件,教材中,明确指出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可能会使你惊慌失措而发生危险,为什么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呢?这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这样的设计,从身边实例出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环节:探究新知。教师演示,引导学生来初步认识光的折射

14、现象:在碗中放入硬币,放在一定的高度让学生刚好看不到碗底的硬币,再倒入适量的水,请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在碗中倒入适量的水,斜插入一根直筷子,让学生侧面斜视观察现象。请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演示光的折射,让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多媒体演示)学生可观察到进入玻璃中的光线在界面处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教师指出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特别强调折射光线和折射角的概念。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光的折射规律,(这样的设计是我个人认为,学生虽然接触物理学实验不是很多,而且自主探究能力较弱,但是,在上节光的反射定律时,已经认识了入射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 及法线,那么就很容易突破这节光的折射的名词了。也

15、为后面的实验中发现光的折射定律顺利进行,降低难度。)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由于这是突破探究过程中难点的关键,首先由我提出:“光的折射遵循什么规律呢?”以明确探究目的。紧接着,启发学生思考,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分析自己之前的猜想,在设计中,学生可能对现象感到困难,我将使学生结合光的反射定律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再经过一番讨论,提出问题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随着入射角的变化,折射角如何变化?当入射光线垂直于水面入射时,折射光线的方向如何?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演示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思考规律,得出结论。光在折射中光路也可逆。提问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启牛文库网为“电子文档交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

本站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侵权客服QQ:709425133 欢迎举报。

©2012-2025 by www.wojub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4006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