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建大高级管理学作业.doc

文档编号:1453582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建大高级管理学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西建大高级管理学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西建大高级管理学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西建大高级管理学作业讨论题:分析一下中国当前的用人原则以及优缺点,并举例说明 一、 目前我国企业中存在的用人误区 1. 喜用平庸者 平庸者,即使能力、水平有限者,他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缺乏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意识和魄力。在国内很多企业中,领导用人之所以选择用这类人,是因为用这些人没有什么“心理障碍”。倘若让他选用某个能力胜过自己的下属,就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不安全感”。具体表现在:一怕下属“不好领导”;二怕下属“超过自己”,甚至“取代自己”。这种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导致企业部分领导用人采用此种用人策略。 优缺点分析: 这样的用人制度优点是:单位的管理层结构稳定,在日常工作中不会出现大的失误。下级

2、对上级的服从性强,拥有良好的执行能力。缺点是:这种用人制度下,由于单位提拔的干部都是能力平庸者,这类人在工作中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但却往往不会做出超过自己本职工作的事,因此单位往往缺乏活力和创造力。 2重用献媚者 有些单位在员工晋升标准上没有一个很好的考核机制,往往由领导一个人说了算,因此会提拔一些对群众和工作部负责任,阿谀奉承,工作中只维护上级关系,不维护下级关系的人。 案例: 历史上和珅就是一个典型的人物,他喜欢说颂扬皇帝的动人之词,用讨好奉承的手段取得乾隆皇帝的宠信,谗言铲除异己,利用权势大肆敛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贪官。 前车之鉴,一个能干的人没有品德的话,越能干,越会做坏事,所产

3、生的负面影响也越大。还有另一部分人由于忙于求知做事,没时间去拉关系,有的甚至不谙人情世故,有的窘于社交礼仪,有的会不顾领导情面直言不讳,这些个性恰恰被人们视为“狂妄”、“傲气”,领导者若无虚怀若谷的容忍肚量,肯定对此类人才弃而不用,甚至排挤打压。领导者如何分辨良莠,知人善用。就需要嘉庆资深的修养。能不能发现人才,识别和发现什么层次的人才,与伯乐本身的德才状况是直接相关的。 3.偏好有血缘、地缘关系的人 根据某单位统计,该单位教职工中有血缘、地缘关系的人所占比例达1/3以上。这种人任人唯亲的用人方式,导致单位正气下降,是非无标准,亲疏定界限,赏罚失当,群众有怨气,单位有惰性。 优缺点分析: 这样

4、的用人制度下,单位往往会拉帮结派,对于个人而言,在单位有了可靠的支持者,但对于企业而言,任人唯亲拉帮结派却使企业错失了真正的人才,在这种不公平,公正的用人制度下企业不能得以很好的发展。 4.重资历,轻能力 在一些人的潜意识中,认为年轻人做事不靠谱,办不好事,因此资历在选拔天平上是重要的砝码,有的甚至把资历视为选人的首要条件,习惯于在选人时,按资历深浅,年龄背份排队取舍,处处讲求级别“台阶”,使一些年轻有为,但资历尚浅的人难以提拔重用。 优缺点分析: 在这种选人制度下,资历的重要性大于能力的重要性,从而会使企业领导层在年龄结构上偏大,相比较而言,年龄大的管理者在管理方式上往往会墨守成规,缺乏创意

5、,在当今“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会落后。 二、 把我好人才使用的几个原则 1. 量才使用,取长补短的原则 用人,必须对其长处和短处进行认真分析,把人才安排到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去,在用人上,不能不考虑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唐代政治家魏征说过:“因其才以取之,审其能以用之,掩其所短,”在这里用其所长是正确的,而“掩其所短”则不对,具有消极成分和护短之嫌。积极的态度应该是“补其所短”。这里就有一个怎样补的问题,一是靠组织人事部门的合理安排,人员结构的合理搭配,用相互之长补相互之短;二是靠领导的教育帮助,本人不断地克服自身的短处来弥补。口前在一些单位聚集了不少才华出众且有领导潜力的年轻人,如果我

6、们的一些领导在工作中不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而是笼统地把他们变成了谨小慎微的管理人员,扼杀了他们的聪明才智,这样的结果是可悲的。领导者用人,应该有气魄、有胆量,不拘一格,充分用人所长,补人所短,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长,才尽其力,人人都能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的原则 在用人的问题上要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于没有考察了解清楚的干部,或已经判定政治上不可信和能力不能胜任的干部,当然不能草率使用。但经过考察了解,合乎或基本合乎德才标准的,就必须用人不疑,予以充分信任,放手使用。思想上的信任,要求领导者尊重人才,爱护人才,对人以诚相待,平等待人,既做下级的模范,又做

7、下属的朋友;不妒贤忌能,不怕别人超过自己,能客观地、正确地评价下属的功过是非;不轻信各种流言蜚语,对下属的缺点错误能开诚布公地提出批评。工作上的信任,就要领导者把职、权、责统一起来。既委以职位,就授予权力。明确其责任,使其真正有职有权,尽忠职守,大胆负责。 3.适当激励与培养爱护相结合的原则 人才管理的口标,所追求的管理效能,就在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们的需求是多方而的、多层次的,但基本的是物质和精神两个方而,据此,可以采取相应的激励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当的物质激励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在物质激励的同时,还要搞好精神激励,如授予荣誉称号,荣誉职务等,以体现人们的社会价

8、值和社会地位。同时,在管理使用现有人才基础上,还要抓好人才的培养,这是智力开发的千秋功业。因此,我们各级人事管理部门的同志,必须根据实际,鼓励和营造一种学习的良好环境。 4.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原则 要反对在用人问题上搞宗派主义和山头主义。要使我们事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就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切不可武大郎开店。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突出的表现为人才、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一个单位是否兴旺发达,就看该单位能否拥有足够的人才。谁拥有人才资源优势,谁就在竞争的社会中处于主动地位。为此,当前要努力建立一套有利于人才发现

9、、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形成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一 “不制定计划的组织将走向失败”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试着解释你的立场。 我接受不制定计划的组织将走向失败这个的观点。 一、计划的含义 计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计划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广义的计划工作包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三个紧密连接的工作过程。它是使组织中各种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的保证。计划工作还是一种需要运用智力和发挥创造力的过程,他要求高瞻远瞩地制定目标和战略

10、,严密地规划和部署,把决策建立在反复权衡的基础上。 二、 计划的作用 一些管理人员和组织失误的原因通常因为其缺乏有效的计划能力。这是因为计划在管理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一) 指引方向 计划能使组织置身于复杂多变和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环境中而始终把其注意力集中在一定的目标上,是组织所有的行动保持统一方向;管理者可以根据计划来组织人员、分派任务,使组织的各项工作得到落实,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能够使组织具有方向感和使命感。 (二) 降低风险 计划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永远充满变数。计划的前瞻性,使组织能够较早地预见未来的变化,造作准备,掌握主动,从而降低乃至消除不确定性,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三

11、) 提高效率 计划能从多条实现目标途径中,通过技术经济论证和可行性分析,选择最适当、最有效的方案,从而减少浪费,以最低的费用或最高的效率实现既定的目标。计划能使组织未来的各项活动均衡的发展,使组织中各成员的努力合成一种组织小效应,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带来经济效益。 (四) 便于控制 组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离不开控制,而计划则是控制的基础。如果没有既定的目标和规划作为衡量的尺度,管理人员就无法检查组织目标的实现情况,也就无法实施控制。控制中几乎所有的标准都来自计划。 三、 计划的内容 计划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5W1H”,即:做什么?目标与内容(What)、为什么做?原因(Why)、谁去做

12、?人员(Who)、何地做?地点(Where)、何时做?时间(When)、怎样做?方式、手段(How)。 四、 计划的特点 1. 预见性。这是计划最明显的特征之一。计划不是对已经形成的事实和状况的描述,而是在行动之前对行动任务、目标、方法、措施所作出的预见性的确认。但这种预想不是盲目的、空想的,而是以上级部门的规定和指示为指导,以本单位的实际条件为基础,以过去的成绩和问题为依据,对今后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预测之后作出的。 2. 针对性。计划一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级部门的工作安排而定,二是针对本单位的工作任务、主客观条件和相应的能力而定。从实际出发制定出来的计划,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计划。

13、 3. 可行性。可行性是和预见性、针对性紧密联系在一期的,遇见准确、针对性强的佳话,在现实中才真正可行。如果目标定的过高、措施无力实施,这个计划就是不切实际的。相反,目标定的过低,措施和方法都没有预见性,实现虽然很容易,并不能因而取得有价值的成就,那也不能说可行。 4. 约束性。计划一经通过、批准或认定,在其所指向的范围内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必须按计划的内容开展工作,不得违背和拖延。 五、总结 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组织实现目标的依据,对于企业,是降低风险,掌握主动的手段,计划的目的在于有效的组织资源,把握未来的发展,提高组织的绩效。计划通常在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能通过检查、调整,以抑制不良的

14、风险,项目计划的制定充分考虑环境变化,减少工作上的不协调,合理的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使企业走向成功。美国企业家史罗马(Richard.S.Sloma)在无谬管理一书中指出:“对一个方案,宁可延误其计划之时间以确保日后执行之成功,切勿在毫无适切的轮廓之前即草率开始执行,而终于导致错失该方案之目标”。(浅谈项目计划制定的重要性.马雪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通过计划的制定,可以减少组织活动的盲目性,面对未来存在的不确定性。所以不确定计划的组织将走向失败。同时计划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计划应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只有适应环境的计划才能发挥出计划应有的作用。对于一个组织,组织的形成必定是随

15、着某种目的而来,因而组织要达到其目的就必须制定计划,以减少组织工作中的盲目性。 参考文献: 1 尤利群. 管理学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9 2 周三多.陈传明.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6 3 马雪君. 浅谈项目计划的重要性J.经济论丛.2010(1) 4 李康. 项目计划制定的重要性探析J.经营管理 5 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M.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1994.17-21 6 蓝海林.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技术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34-37 二、“越来越多的管理者使用计算机,这将使得决策更加合理。”你是否同意这句话?为什么? 在复

16、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提高企业经营决策质量已经成为经营管理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做出决策,以解决目前的问题或将来的问题。决策是一门科学,也是一本艺术。企业领导者既要熟悉和掌握科学的决策过程,又要在自己的领导工作实践中细细体察、熟练运用,并转化为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决策艺术和决策水平。古语云:天下大事,谋之贵众,断之贵独,虑之贵详,行之贵力“。本文通过分析计算机在决策中的应用来探讨计算机的对企业管理者决策的影响。 一决策的概念 我国著名学者周三多在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一书中将决策定义为“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并对该定义做出了如下解释。 (一) 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即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启牛文库网为“电子文档交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

本站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侵权客服QQ:709425133 欢迎举报。

©2012-2025 by www.wojub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4006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