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物理说课稿模板合集10篇.doc

文档编号:153544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物理说课稿模板合集10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推荐物理说课稿模板合集10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推荐物理说课稿模板合集10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推荐】物理说课稿模板合集【推荐】物理说课稿模板合集 1010 篇篇 物理说课稿 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 ,内能改变。 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 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 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2、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教学难点:内能与温度有关、 教学方法:转换研究法、实例归纳法 教学用具:冷水、热水、温水各一杯、墨水、空气压缩演示仪、硝化棉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那么公司也同一切运动物体具有动能一样,也具有动能。分子动理论还告诉我们: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这又使分子具有势能。 二、新课教学 1、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运动,都受分子作用力,但每单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不是物体的内能。内能是指物体

3、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内能也不同于机械能。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重力势能跟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一个钢球是否运动, 是否被举高, 这只能影响钢球的机械能,并不是能改变钢球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那么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呢? 2、内能的变化:物体内能既然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那么当分子运动加剧时,物体的内能也就增大。上节课我们曾进过: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 科学的论断, 必须要有证据,在物理学中,通常是用实验来证实论断的。今天我们同样用实验来证实上面的论断。 实验演示:取三只烧杯,分别倒入冷水、温水和热水,然后分别

4、向三只杯内缓慢地滴入几滴墨汁,观察比较三只杯内墨扩散的快慢。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快。扩散得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大,即分子无规则运动激烈。 因此: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减小。正是由于内能跟温度有关,人们常常把物体的内能叫做热能,把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3、一切物体都有内能。这是因为物体内的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炽热的铁水,温度很高,分子运动激烈,它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温度虽低,其内部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它也具有内能。 (4)内能和机械能 通过机械能和内能的对比,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内能概念。分析

5、在水平光滑桌上滑动的木块具有什么能。 首先木块有势能,也有动能棗统称为机械能。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木块内部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有作用力,木块有内能。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势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4、物体的内能改变的两种方式 (1)列举锯木头和用砂轮磨刀具,锯条、木头和刀具温度升高,说明克服摩擦力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如果外力对物体做功全部用于物体内能改变的情况下,外力做多少功,物体的内能就改变多少。如功的单位是焦耳,内能的单位也是焦耳。 演示压缩空气,硝化棉燃烧。说明外力压缩空气过程,对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到棉花的燃点而使其燃烧。 以上实例

6、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在炉灶上烧热水,火炉烤热周围物体,这些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些实例说明依靠热传递方式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改变。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所以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三、小结略。 四、布置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 物理说课稿 篇 2 本章从机械运动入手,讲述运动学的基础知识,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所以本章的教学 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好坏。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 本节速度、加速度是描述运动的重要物理量,理解速度和加速度概念是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基础,所以学好本节内

7、容有利于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结合本节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同学们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同学们。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即位置变化的快慢)可以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来描述。 2。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 3。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在描述运动快慢方面的区别和联系 4。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 5。理解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及其加速或减速运动之间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初步了解极限思想在建立瞬时速度概念时的作用,了

8、解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同学们区别物理概念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如果能抓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也就把握了本节的要领。高一同学们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他们容易接受相对形象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而对相对抽象的加速度 普遍感到困惑。所以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它们的区别;教学的难点是: 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说教法 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物体的运动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同学们对物体的匀速运动已有自己的认识,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知道速度、加速度的

9、概念;并引导同学们分析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体验它们的区别,利用类比的方法指导同学们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使同学们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综合运用讲授法、 类比法、 讨论法并结合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加强师生双向活动,引导同学们的积极思维。 说学法 同学们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以“同学们为中心” ,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同学们的学法指导,引导同学们主动探索新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初中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同学们简要复习位移的概念后,为了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引入新的物理量(速度) ,再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指导同学们利用类比的方法研究 速度的变化的快慢来理解加速

10、度的概念,体验类比的方法,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物理中的运用。通过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同学们的积极性,调动课堂气氛,让同学们在轻松、自主、讨论的课堂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同学们主动接受新知识,加上例题的巩固,再回到物理概念的理解。 说教学过程 从以上分析, 教学中掌握知识为中心, 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先进行速度的教学后进行加速度的教学,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快慢作为加速度的基础,再用类比的方法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符合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大约需要 5 分钟的时间) 复习位移的概念后, 教师举例 (物体有各种各样的运动,不仅不同的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不一样,且同

11、一物体在不同时段的运动快慢程度也可以不同。并请同学们举例:如 蜗牛爬行,飞机起飞等)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比较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 2。新课教学(大约需要 35 分钟的时间) (1)平均速度:教师提出问题:物体做机械运动时位置发生了变化(即发生了位移) ,但运动的快慢如何描述?引导同学们思考,和具体讨论两种简单的运动快慢的描述:位移相同比较时间,运动的时间相同比较位移。在讨论位移和时间都不同时采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来描述(比值大,运动快;反之则慢) 。从而引出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公式 (或 ) ,这样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引入平均速度,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了解比值定义的方法

12、。教师利用教材中的图 222 和表23,让同学们明确求的是哪一段时间,哪一段位移的平平均速度。 (2)瞬时速度:让同学们讨论与交流:得出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物体运动的快慢,但不能描述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在给出瞬时速度的概念。体会极限思想在物理中的运用,了解实验室怎样测瞬时速度,并总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3)加速度:通过平均速度的引入方法来引入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利用教材的例题,帮助同学们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知道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有正、负之分,并理解正、负号的意义;进而突破加速度概念的教学难点。通过交流,教师总结:再进行例题的讲解与巩固,使

13、同学们学习的知识具有稳定性。最后布置作业。 (在板书方面:教学中将黑板一半写概念,另一半用来作图分析。 ) 结束语 : 在以上设计中,我力求“以同学们为中心” ,以物理概念为基础,积极倡导同学们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同时还要根据同学们的需要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在此,还请各位老师,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物理说课稿 篇 3 一、交代说课的题目及出处 首先交代说课的题目,然后说明这个题目是选择了哪一版本的教材。现行的适用教材版本很多,如,人教版、沪科版、浙教版等等。 例:我说课的题目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内容弹力 。这样就向评委及听课者

14、交代了你要说什么,是属于哪一本教科书上的。 二、交代说课主要内容的框架 这一环节就是将自己接下来要说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设计一个框架结构,可以用 PPT 展示出来。目的向评委介绍你接下来要说的有哪些内容,先让评委有所了解。 例如,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依据以上内容阐明我的教学过程设计” 。 三、如何说教材 说教材应该从教材的编排特点和本节课在本章及整个高中物理体系中的作用,这两方面入手。深刻剖析教材对本节内容的设计,表明本节内容的重要性。 例如, 弹力一节说课。编排特点: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多用建议,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知识,进而掌

15、握知识。同时采用新授课与实验课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历经探究过程,自主获取新知识,并在其中掌握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体会物理学思想,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向受到到熏陶。总之新教材更注重基础性、连贯性、探究性和实践性。本章及本节的地位和作用: 弹力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本章讲述的重力、弹力、摩擦力是受力分析的常见力,而受力分析又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垫基石,所以本章及本节知识教学的好坏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成败。此外,弹力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学习它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四、如何说学情 说学情实际上就是分析学生,研究学生。既要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看学生正处于什么样的身心发展规律之中。

16、同时也要从学生的知识经验方面进行分析,既在学生的头脑中有多少关于本节内容的知识,前概念如何,是否存在思维定势等。 学生心理分析:在心理方面高一新生正处于直觉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的阶段。并且通过初中两年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分析、归纳能力。 知识经验分析:在知识经验方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弹力的初步知识,对弹力的概念有感性认识,但对弹力方向的确定及大小计算还不明确。 五、如何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在这一环节要说明你是如何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在教学中你将怎样达到这样的目标。不要说有三维目标,简单的说 1、2、3。每一个目标最好有一种或几种教学手段来完成。 例如,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结合教材。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交代了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学生亲身演示实验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正确画出它们的方向。 (3)通过探究弹力大小实验让学生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形变量成正比并会利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弹力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启牛文库网为“电子文档交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

本站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侵权客服QQ:709425133 欢迎举报。

©2012-2025 by www.wojub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4006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