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读后感.doc

文档编号:1566942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150 大小:1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古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考古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考古读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古读后感第1篇:两周考古读后感两周考古阅读心得学号:14210623 方向:2014级文物与博物馆学 姓名:蔡治东两周考古是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之一,作者是赵丛苍,郭妍利。该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两周考古学的发展简史,分阶段对每一时期的主要考古收获及进展做了简述;第二部分重在展现一些重要考古发现及资料;第三部分对两周考古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阐述。书中有图四十一幅,包括遗址的平面图、剖面图、实景图。对于本书,笔者自认知识有限,但仍想利用有限知识谈谈对此书的阅读心得。 一大体说来,两周考古工作经历过四个阶段:1、新中国成立前。这一阶段的两周考古工作处于初创阶段。主要是

2、:(1)对青铜器的研究经历了金石学的考释著录到新中国建立前的分期、分区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并逐渐融入到中国考古学的范畴中。(2)田野考古工作基本限于一些零散的调查和较小规模的发掘,且集中于一定范围内的遗址和墓葬。这一阶段商周金文集大成之作,当为罗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此外,郭沫若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和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创立了标准器断代法,建立了西周铜器的科学体系。2、20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这一阶段的两周考古主要特点:(1)建立了两周墓葬的分期编年;(2)两周城址的勘察与发掘取得了不少成果;(3)一些文字资料和手工业作坊遗址反映了当时的重要史实和经济发展水平;(4)不少学者运用考古资料与文献结合的

3、方法探讨当时的等级制度与礼仪制度。但是,这一阶段仍处于资料积累过程,研究内容仅限于个别的城址与墓地的分析。这一阶段重要的著作,为1959年洛阳中州路(西工段)报告出版,该报告是两周考古研究中的重要创举,第一,运用了分型定式法,为东周墓葬分期断代建立了重要标尺;第二,通过比较各项考古遗存间的变化,得出春秋战国之际考古学文化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的结论;第三,通过排比发现了以鼎为中心的礼器随时间推移在各类墓葬中变化消长的现象。3、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这一阶段主要特点:(1)中原地区的考古学谱系基本建立,以沣西和中州路的年代序列为断代标尺;(2)对城址和墓葬进行了综合研究;(3)将周文化和封国

4、、列国文化研究相结合,从宏观角度对各个地区的文化及其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4)出现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趋势;(5)缺乏重大课题的深入研究。 4、20世纪90年代至今。(1)这一阶段的重要事件无疑是1996年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正式启动,参加工程的学者来自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天文学、侧年学等学科领域170多人,共设9个课题44个专题。这一工程所涉及的人力和物力,不敢说后无来者,但应该是前无古人。虽然该工程在2000年已宣告结束,且争议性极大,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质疑。但该工程也的确解决了两周考古学的一些问题。(2)用科技手段进行考古研究成为该阶段考古工作的一个趋势。碳十四测年法、树木年轮

5、法、遥感等科技手段的运用,大大增进了考古复原工作的精确度。总之,这一阶段的两周考古学注重以学科理论带动考古研究,有明确的课题研究目的与方法,重大课题、专题研究项目增多,考古工作减少来偶然性、盲目性,并注重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进行多视角的分析,大大推动了我国考古学的发展。 二若把该书当作是一份考古调查报告的结论性综述,则该书的严谨程度是毋庸置疑的。考古记录是一项严谨、复杂体系,避免受到个人因素影响的工作。从这一点来看,该书做到了非常细致的程度。第二章节通过城址、墓葬、文字遗存、矿冶遗存四个方面来论证两周考古的发掘过程,第三章通过对两周陶器分期研究、两周城邑研究、两周墓葬研究、两周青铜器研究、夏商周

6、断代工程中西周年代学的研究、先周文化研究、封国遗存与周边文化,六个方面来进行两周考古的资料整理。可以说,第二章是现场的发掘记录,而第三章是资料整理的记录。该书的所用到的考古学理论是文化历史主义,地层学、类型学、文献记载、序列年代方法和碳十四测年法。第二章节几乎全部都是说挖掘出土的文物,从出土的文物论证两周考古的基本情况。图文结合,每个位置出土的墓葬、文字、矿冶遗存都说的非常详细,虽然里面没有说到具体的挖掘方式,但作为一本普及性的读物似乎也无可厚非。不过,笔者依然存有几点疑问:1、在考古发掘之前,应该会有一个考古调查记录,当然,考古调查并非考古发掘的必要阶段,但该章节一点都没有提到考古调查,是否

7、有所疏忽?;2、考古堆积与其说是缓慢形成,不如说是短暂事件。该章节所描述的地层难道在发掘的时候就不会怀疑,该堆积真的是缓慢形成的?两周离我们的年代毕竟太过久远,难道就不排除会有稍近的年代堆积形成;3、该章节在墓葬这一节中,几乎全部都是从出土用器、礼器、冥器来分析墓主人,是否带有片面性。因为,葬器有可能与墓主人无关,而只与丧葬主持人有关;4、该书的所有配图,几乎都是集中在这一章节,有平面图、剖面图、实物图。但是,现代科技手段用于考古已成为一个趋势,遥感图、航空摄影图已经广泛用于考古中。两周考古作为一个规模颇大的工程,应该也会把这些科技手段用于考古中。是否应该也把这些图片加上去?当然,笔者也没有查

8、到此工程是否真的用到了这些科技手段,若没有用到这些手段,也证明笔者的困惑是多余的。第三章节从资料整理的角度,用类型学、序列年代方法来判断两周考古的相对年代。对陶器分期研究、青铜器研究用了类型学方法。对城邑研究则用了环境复原方法。对墓葬研究用了文献记载与现场发掘结合、地层学的方法。对夏商周断代工程中西周年代学研究主要用了文献记载、类型学、碳十四测年法、地层学方法。对先周文化研究用了文献记载、类型学的方法。对封国遗存与周边文化研究用了类型学方法。 笔者认为该章节的重点在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与两周考古有关的是西周年代学和武王克商年代的研究。西周年代学的研究过程是:以文献研究为基础,通过考古学文化

9、的分期与侧年,建立年代学的基本框架,同时构建金文历谱,并计算有关天文材料,排列出西周列王的年代。武王克商年的研究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关键性考古遗址的碳十四测年、甲骨文日月食以及文献记载的综合研究,缩小武王克商的天文学推算,寻找克商的可能年代,最后加以整合而选定最佳年代。对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质疑最大的是在由甲骨月食所推导的克商年范围是否准确。在“东亚历史”期刊(East Asian History)上,Douglas J.Keenan发表文章质疑周懿王元年天再旦是西元前899年。文章中对于工程研究方法中的错误提出了具体质疑。文中提到: 一些最近的研究计划,包括被中国国务院接受的研究计划(指夏

10、商周断代工程),依据的是一个在西元前一千纪早期的“天再旦”的记载。这些研究把这个奇特的记载解读成日出时的日偏食。这种解读看似合理(黎明要开始之际,天色因为日食而暗下来,然后再日出),但却是不确定的。日出时把太阳表面遮住的部份大到可让天色大幅变暗的日食是很少的。在西元前899年4月21日的确是有一次日出时日食,而这些研究计划把这个日食对应到该奇特的记载(指周懿王元年天再旦)。 计算显示,西元前899年的那次日食把主观亮度(人类观察者所感受到的亮度)减低的程度小于25%。为了证明这样的亮度减少可以给观察者有“确定的天再旦”的感觉,一些研究者对观察了1997年日出时日偏食的观察者进行了调查。然而,所

11、有的观察者所在的位置要不就是位于亮度减低不到10%的地方(这些地方的观察者没有“天再旦”的感觉),要不就是位于亮度减低超过80%的地方(这些地方有(指天再旦的感觉)。从这些数据,研究者作出结论,“主观亮度减少超过10%会造成“确定的天再旦”的感觉”。这个结论根本毫无根据。实际上,飘过的云常常可以造成主观亮度减少25% 另外,该文也质疑了对于该次日食的计算的正确性。 三考古学可以分为三层理论:第一层次是高级理论,即整体世界观;第二层次是中层理论,即演绎法和归纳法的过渡,学科理论主要就是贡献在这一层;第三层次是实证性经验层次,即可观察性现象直接归纳。 按照这三层理论来分析,两周考古在第二层和第三层

12、都做到了非常严谨细致的程度,第一层则基本没有涉及。笔者主要想谈论下这本书的第二层描述。该书在这一层遵循的依然是传统的文化历史主义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目标是进行史前时期事件的编年并研究文化变迁与延续的一般趋势。两周考古无论是采用类型学、文献记载、甚至是碳十四测年法,实际上都可以看成是对该方法的技术手段演绎。文化历史主义,实际上也可称为规范性文化概念。该文化概念是描述性而非阐释性的,用规范性文化概念来对两周时期的生活模式化描述,它的好处是考古学家可以从挖掘出的文化遗存推测过去的文化规范,包括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变异和变迁。按照规范性文化概念,陶器可以看成是调节技术行为的规范性反映。因此,两周考古对于陶

13、器的分析也是非常详尽的。但是,文化历史主义虽能建构史前时代的时空框架,甚至确定遗存的功能,但它不太适合解释文化的过程和文化发展变化的原因。所以,从两周考古中,我们能知道西周的墓葬有等级之别,有殉人现象,出土了很多陶器、冥器,能结合文献记载分析出与哪件历史事件有关,能确定朝代的具体年份。但是,我们不知道,除了这些历史事件,该地区发生过怎样的天灾?为什么有些地方的陶器与那个时代的典型特征不一样? 该地区的人是怎样适应他们的生存环境的?他们的生活器具如何随着朝代的不同而进化?。这些问题,在两周考古中我们没有找到答案。 中国是一个有金石学传统和文献记载的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说,金石学就是中国的古器物学。

14、但是,古器物学绝非考古学,仅仅只是与考古学共享了部分材料的归属;文献史学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且发展的更为成熟。相比之下,考古学在中国的历史并不算长,所以常常会出现文献史学研究考古的做法,这是错误的。文献史学与考古学存在对应关系。但是,考古学材料有三个特征:(1)历时与共时;(2)社会阶层覆盖更广;(3)群体性特征。这三个特点是文献史学所不具备的。这也就是为何夏商周断代工程会引起一些海内外学者质疑的地方,因为它肢解了考古材料,使之符合文献记载的概念先行。 当代中国考古学非常强调类型学和地层学。两周考古非常典型地运用了类型学和地层学的研究方法。类型学从陶器、礼器、冥器的型式风格分析入手,地层学

15、从墓葬、城墙、灰坑、窖藏这些特殊埋藏分析。以陶器为例,1、西周陶器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期。(1)早期陶器包括从西周初年到康昭时期的陶器,陶器有灰陶、红陶,纹饰以绳纹为主,少见横纹与绳纹结合;(2)中期陶器指周穆王到夷王时期的陶器,陶质中泥质陶不断增加,纹饰以绳纹、旋纹和弦纹为主;(3)西周晚期指厉、宣、幽时期,这时期泥质陶多于夹砂陶,灰陶多于红陶,多见素面陶,绳纹少见且以中粗绳纹为主。旋纹、弦纹具有一定数量。2、东周陶器可分区域性特征,分为三晋中原地区、以关中为中心的秦国地区、南方楚国地区。(1)三晋中原地区:春秋时期的陶器盛行轮制,陶质细腻,以灰陶为主,春秋早中期夹砂粗陶较普遍存在。陶器以素

16、面或磨光者居多,纹饰有绳纹、弦纹、暗纹,鬲、釜等器物上多施绳纹、弦纹,暗纹多施于豆、盆类;战国陶器陶质细腻,大多数为灰陶。陶器上暗纹盛行,多见山字形、锯齿状、兽角状,弦纹次之,绳纹少见,彩绘陶逐渐增多。(2)以关中地区为代表的秦国陶器:秦国陶器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陶日用器为代表,另一个以仿铜陶礼器为代表,多见于中型以上贵族墓,战国时期无论大、中、小型墓皆见。陶日用器的组合在春秋时期的早、中、晚三期和战国早期基本相同,以鬲、豆、盆、罐为常见组合。战国中期以后,秦墓中出土的陶器风格巨变,陶日用品和陶礼器在大、中小型墓中均出现了。这时期的日用器以鬲、盂、罐为组合,新出现了小口圆肩罐,有些墓还出现釜。 (3)楚国陶器:楚遗址中出土的陶器火侯较高,以夹砂或泥质灰陶为主,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以楚式鬲为代表的典型器物组合为鬲、盆、罐、长颈壶、豆、瓮等。鬲最具特点,春秋时期楚式鬲普遍取代了当地的陶鼎,其形制为中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启牛文库网为“电子文档交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

本站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侵权客服QQ:709425133 欢迎举报。

©2012-2025 by www.wojub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4006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