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关于“形象”导写及范文.docx

文档编号:1583862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关于“形象”导写及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关于“形象”导写及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关于“形象”导写及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关于“形象”导写及范文文题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人与人的联系是如此的密切,我们在联系与交流中塑造着自身的形象。有人在乎形象,因为他向善;有人不在乎形象,因为他向恶。一个有责任的人,注重外在形象是必不可少的。同理,一个集体,有集体形象;一个团队,有团队形象;一个国家,有国家形象,这些形象,有好的,也有不足的方面,而形象带给我们的,是沉甸甸的思考。全面理解材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进行立意。文题自拟,文体自选,写作内容必须在材料涉及的范围之内,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写作指导本题属于新材料作文,或者说命意作文,在审题上基本上没有设置什么难度。材料本身有四句话,第一句强调“

2、形象”的无处不在,第二句强调个人有无“形象”的内因;第三句属于正面强调,第四句是对“形象”的扩展。学生可以围绕“形象”这一核心元素来进行思考。首先要明确“形象”是指外在的情形,包括个人的待人接物,集体的外在风貌、面貌、形式等,也可以指一个国家的外在修养、风度等等。然后进行正面的立意,提出考生自己的观点,比如围绕个人可立:要尽力打造自身的完美形象;比如围绕集体可立:要营造学校团结向上的形象;比如围绕国家可立:要建立和谐文明的国家形象。也可以兼及上面几种情形来综合立意,在此不赘述。可以写成记叙文,通过写自身或者身边的人对自身“形象”的态度,来传达“形象”对人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以什么姿态来对待“形

3、象”等;可以写成议论文,通过社会生活中种种典型材料,包括正面或反面的材料,来挖掘人为什么要有“形象”,来证明人应该如何来对待形象,等等;也可以写成散文,通过形散而神不散来表现“形象”的意义或者价值;甚至可以写成演讲稿、书信体、日记体、分章节等一些应用文体,充分体现考生在选择文体、构思立意上的灵活自由。写作时需要注意的是,选材应该典型,对“形象”的把握应该准确,在选择角度或侧面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如此,我们的本次作文训练,才能达到应有的目的。范文展示形象小议中国人的道德缺失蒙洁敏形象,是一个人展示出来的外在表现,也是反映一个人的内在修养的窗口。俗话常说: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形象,而

4、且是一个学校、一个社会的形象,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其意义可谓大矣!可是,身为上下五千年文明古国公民的我们,在世界人民的面前是如何展示我们中国人的形象的呢?是如何诠释古老文明国度的文明的呢?当我们中国人将垃圾随意扔在文化遗迹上,却让外国人为我们清理文化遗迹的垃圾时,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是否感到羞耻!长城、故宫、颐和园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璀璨明珠,是历史的瑰宝。可是,这些让华夏子孙引以为傲的文化瑰宝却没有被华夏子孙好好保护着,反而让外国人发起了志愿为中国遗迹清理垃圾的义举!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是如何展示我们文明形象的?难道这不让中国人感到羞耻吗?!当我们参观世界其他国家

5、的文化瑰宝,毫无顾忌地坐上那些历史悠久的雕塑自在拍照时,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是否感觉到其他人嗤之以鼻的态度。走出国门,我们代表的是中国人的形象。世界的文化遗产是世界人民的,不是我们自家的,当别人都是站在那些文化雕塑旁拍照时,我们却一屁股坐在雕塑上,中国的颜面该往哪儿放?!当别人对我们的无礼行为嗤之以鼻时,我们却若无其事、我行我素,中国人的道德究竟哪里去了?!当在外国的洗手间里看到用大大的中文写着“请上完厕所后冲厕所”,在外国的餐馆里看见用工工整整的汉字写着“请降低说话的音量,不要影响他人就餐”时,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是否感到无地自容?!在公共场所,人们却独独用中文提醒中国人该如何做,别以为人家是民族歧

6、视,我们应该想到更多的是中国人的形象在外国人的心中是多么恶劣中国人的形象该如何展示!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国度,华夏子孙是在文明的熏陶中代代繁衍生息的。我们的骨子里流的应该是崇尚文明的血液。那为何我们中国人的形象却如此不堪呢?应该说,这就是国人道德意识的缺失!中国人啊,抛弃污秽的包袱,舍弃肮脏的脾胃吧。让文明重新塑造我们,让我们中国人的文明形象重新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吧!评点这是一篇情感真挚、非常具有感染力的考场优秀作文。小作者从中国人道德的缺失入手,分别选择国内和国外几则材料,这些材料都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上报道过,大家都耳熟能详,该考生在应用这两则材料时,信手拈来,边叙边议,结合得恰到好处。文章中多次使用疑问句和感叹句,是发自内心的关注,所以情感饱满,虽然个别字句略现重复,但瑕不掩瑜,这样难得的文章在考场上是不多见的。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料 > 高中作文

启牛文库网为“电子文档交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

本站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侵权客服QQ:709425133 欢迎举报。

©2012-2025 by www.wojub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4006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