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理说课稿模板6篇.doc

文档编号:120370 上传时间:2022-06-1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地理说课稿模板6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关于地理说课稿模板6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关于地理说课稿模板6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地理说课稿模板6篇地理说课稿 篇1一 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次说课的内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本课题在必修1、2、3的教学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承接了必修1第二、三、四章有关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大气、水、地貌,并在此基础上,讲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地理环境作综合分析,从整体来认识地理环境,所以本节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的阶段总结。同时,本节又是学习必修2,3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只有了解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才能更好地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才能在生产、生活中因地制宜地处理好人地关系。可以说:本节教材是高中地理关于人地关系教学的转接点。2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及体现。教学难点: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基本内涵;能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利用地理过程图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形成地理综合思维能力。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及组织学生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能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去分析一些自然现象,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念,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三、教法、学法分析1、教法: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用案例法、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归纳法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如果将课题突兀地交给学生去“探究”,学生会无从着手,但如果将问题分解为一个个梯级深入的小问题,则探究自会水到渠成。充分调动学生的旧有知识储备,在激活学生旧有知识的基础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按照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规律的归纳法,帮助学生获得新知。2、学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体会到,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必须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他们“会学习”。在学法的指导方面,我加强了对学生的看图、读图以及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每一个主要知识点的教学,我都遵循:地理现象地理规律地理理论的教学步骤,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

4、规律,既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四、教学过程分析1 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复习知识:水循环的意义、大气环流的意义、地壳物质循环的意义。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选取较浅的知识点唤起学生的记忆,使学生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整体性的教学做好铺垫。2 讲授新课第一个教学目标: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概念内涵。(1) 利用93页的活动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以及要素间的物质交换分析。使学生初步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2) 阅读92页“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文章,并通过填空提问的练习方式,

5、让学生明白地球上生物的出现,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3) 通过92页案例1的分析,利用学生在生物课学到的有关生物循环的知识,通过读图分析使学生明白生物循环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4) 归纳小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二个教学目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1)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阅读课本94页的文章,完成下面的探究问题。通过阅读文章培养学生有效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探究问题:A请描述藏羚羊的生存自然要素有什么,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请分析羚羊的减少原因。B羚羊的数量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基本恒定的现

6、象,说明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什么功能?(2)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利用课本95页的案例2: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探究问题:A用图表的形式,总结归纳案例中表达的演化过程中,地貌、水文、地面组成物质等均发生了什么变化?B 这些变化是怎么发生的?C 水土流失的例子是怎样说明统一演化规律的?(3)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书本96页案例3,阅读图文“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并利用一副地理事物联系图,将森林变化而出现的环境的整体相应发生变化表现出来,培养学生利用图表准确分析地理事物如何相互联系的思维能力。(3) 归纳总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地

7、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交换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归纳总结的目的是点明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并强调学生注意掌握本节的重难点知识。4 知识迁移,拓展能力。(1)利用西北内陆环境整体性表现比较突出的案例,利用地理事物联系图,使学生重新复习巩固新课内容整体性的概念,并更加明确“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性表现的内涵。(2)阅读资料“以色列的沙漠奇迹”,回答下列问题:A、以色列人通过什么途径改变了自然地理环境?B、这个案例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是呼应了前面教材分析中提到的本节教材是高中地理关于人

8、地关系教学的转接点,因为只有了解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才能更好地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才能在生产、生活中因地制宜地处理好人地关系。所以我设计了这两道题目。为即将开始学习必修2做好伏笔。5 布置作业1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2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人们必须考虑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依据自然资源的( )A分布的地域差异性 B整体性C不可替代性 D数量的有限性3.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叙述,

9、错误的是( )A.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遭严重破坏有关C.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导致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D.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发展的4.“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地阐述了自然环境中的哪种规律?A整体性 B地域差异C地带性 D非地带性5、1944年美国科学家在圣马太岛放养了29只驯鹿,由于无天敌,环境好,10年后达到1000只,20年后达到6000只,又过了三年只剩下42只,这一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A、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功能 B、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C、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D、“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0、A.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B.地质作用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C.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水文等要素不会影响气候D.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地理说课稿 篇2练习巩固课本:P66-67活动题调查身边的日本事物思考:假如你是日本首相,依据日本自然条件你会如何发展日本的经济?回忆,总结学生看图思考读图,说出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组成。试着分析计算日本的人口密度学生回答:“不对”认真观察读图完成相应练习讨论观看视频学生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回忆,回答课后分组讨论学习让学生了解学习自然地理的一般思路,也是归纳方法,实现技能的迁移、巩固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学生兴趣的问题

11、引入,提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高度智力投入学习活动,而且是学习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培养运用地理语言准确表述的能力利用多媒体给学生直观感受利用学生兴趣的问题引入,创设情境,同时充分估计了学生的回答,自然的实现教学内容的过渡利用地图的优势,化抽象难以理解的或无法了解的内容以直观简洁的方式呈现培养学生的读图观察、应用资料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直接掌握知识,也作为参与教学的一种形式培养将地理事物联系起来思考问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联系生活实际,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改精神不用成熟的结论来代替学生

12、的思考,问题解决得完美与否并不重要,只要能促使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就是成功的。通过对照得出区域地理特征锻炼学生的思维,也学会比较法在地理中的使用及重要性通过回顾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以结构图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同时更好的理解地理事物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的观点“调查身边的日本事物”给了学生突破课堂学习的空间,使其能自主或合作式地了解我们身边的世界,让地理的学习在课外得到延伸,同时也体现地理就在生活之中的课改思想,锻炼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假如你是日本首相。”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兴趣,同时也作为下一节课教学的知识准备。地理说课稿 篇3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国地

13、图出版社七年级下册“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一章中第一节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影响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说起、阐述我的教学观和教学设计。首先我对本课时教学内容分析:中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的自然、经济、文化差异较大,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传统地域文化包括很多方面,教材选取了民居、服饰、饮食三种,因为它们既可以代表地方文化特色,又能给学生直观感受,同是时又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自然环境深深影响着文化的起源和兴衰。这一部分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和归结,又是学习区域特征和差异的基础。根据课标要求、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主要

14、的民居形式;了解主要少数主要少数民族服饰特点;了解我国主要地方菜系。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说出我国不同地区民居和服饰、饮食的特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了解,培养学生理解和尊重地方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依据课标和本课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说出我国不同地区民居和服饰、饮食的特色。由于初一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将各种地理要素综合在一起分析得出结论比较困难。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待进一步培养,所以理解我国不同地区民居和服饰、饮食的特色的原因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采用相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无定法,以学定法”,“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课学生宜采用地理观察法、分析综合法、对比分析、读图思考法,自主探究来进行学习。托夫勒有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这需要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新课程倡导改变学生学习地理的方式,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如何在本课中渗透学法呢?第一,运用地理图像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重要载体。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培养学生用地理的眼光观察地理事物,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启牛文库网为“电子文档交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

本站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侵权客服QQ:709425133 欢迎举报。

©2012-2025 by www.wojub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4006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