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测试题含答案.doc

文档编号:342301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测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测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测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1“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地阐述了自然环境的 规律 ( )A整体性 B地域差异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1A2能够把自然地理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的是( )A地壳物质循环 B生物循环 C水循环 D大气环流2B 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使自然地理环境中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搬运作用 D风力沉积作用3B 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是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4我国南方低山丘陵,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网密布。这种自然景观特征体现了(

2、 )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 D自然景观的复杂性4A 题干信息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完成56题。5“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6“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5C 6A “红色荒漠”实际上就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其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植被破坏。读“某地理事象关联示意

3、图”,完成78题。7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A人口数量增多 B森林破坏 C气候变化 D围湖造田8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综合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整体性特征7B 8D读我国某区域绿洲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910题。9图中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10该示意图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9B 10B 第9题,由因果关系推

4、理,即可得出答案。第10题,图中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下图反映了不同地质时期某地自然环境的变化,据此完成1112题。1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水热条件的变化 B地壳运动 C植被类型的变化 D岩浆活动1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D地理环境的稳定性11B 12A 第11题,由于地壳运动,产生了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差异,导致植被类型发生改变。第12题,图示内容的变化是由地壳运动导致的,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主要地理要素联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13图中甲地理

5、要素是(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14有关该区域及该区域解决甲问题合理措施的组合,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 退耕还林 B华北地区 节约用水C东北地区 治沙治水 D南方地区 退耕还湖13D 14B 第13题,考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根据图中各要素对甲的影响,答案应为D。降水量属于气候中的要素,排除A;用水量对地形、土壤影响小,不能和其他因素形成对应,排除B、C。第14题,在解决水源短缺的问题时,要结合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华北地区人口多,生活用水量大,工业、农业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同时在春季干旱,故为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节约用水,选B。修建水库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诸多影响

6、。读图,完成1516题。15图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区域性 B开放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16下列对图示空白处内容的补充合理的是( )A甲水位下降 B乙改善局部气候C丙增加 D丁加重15C 16B 第15题,图示反映的是修建水库后产生的一系列水文条件改变,进而使土壤、生物、气候等发生改变,体现了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各要素的变化,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区域性强调区域内的趋同性和区域间的差异性。第16题,甲为地下水的变化,修建水库,形成人工湖泊,水位上涨,受其影响,地下水也会上涨;受人工湖泊的影响,局部地区空气湿度增大,降水变率减小,降水量增加,气候改善;上游建水库

7、,蓄水拦沙,导致下游泥沙沉积减少;湖泊的调节作用使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减轻。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是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气相互作用出现异常的典型代表。读图完成1718题。17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发生,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A区域性特征 B差异性特征 C开放性特征 D整体性特征18关于图中海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表层海水运动方向决定着东南信风的强弱B厄尔尼诺年份东太平洋海域海水异常降温C拉尼娜年份西太平洋海域冷海水上泛增强D厄尔尼诺年份洋流运动方向与拉尼娜年份相反17D 18D 第17题,地理环境是由气候、植被、水文、土壤、地貌等要素共同组成的,当其中一要素发生变化时,其它要素也随

8、之发生变化,这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发生先是洋流发生变化,随之影响了气候的变化,进而影响水文、植被等,是整体性特征的表现。第18题,东南信风是由副高压吹向赤道低压的风,与表层海水运动无关,A错;厄尔尼诺年份是南赤道附近的东太平洋海域海水异常降温,而不是整个东太平洋海域,B错;拉尼娜年份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C错;厄尔尼诺年份洋流运动方向与拉尼娜年份相反,D正确。19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自然地理环境呈现整体性特点,下列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描述最可信的是( )A枯水期时,河流搬运能力降低,河水含沙量增加B我国西北内

9、陆地区, 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流水侵蚀作用较弱C洪水期时,河流携带大量矿物质到河口,加剧咸潮危害D北美西部温带荒漠的沙尘被气流携带到北太平洋,利于渔业资源的发展19B 枯水期时,河流搬运能力降低,河水携带泥沙的能力下降,含沙量减少,A错。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降水少,气候干旱,以风力侵蚀为主,侵蚀作用强烈,流水侵蚀作用较弱。B对。洪水期时,河流携带大量泥沙矿物质到河口,水量大,水位较高,不会发生咸潮危害,C错。北美西部有高大的山脉阻挡,主要位于盛行西风带,温带荒漠的沙尘被气流携带向东吹向大西洋,不可能吹到太平洋。D错。20生物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其它要素,下列关于生物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正确的是(

10、)A森林使昼夜温差变大 B植被加快了海陆间水循环的速度C陆地上生物的出现加快了岩石的风化 D森林加大径流的季节变化20C 有植被覆盖的地区,白天温度不会太高,夜晚温度不会太低,昼夜温差小,A错。植被有涵养水源的功能,使地表径流量减小,季节变化减小,D错。植被能拦蓄洪水,使水流速度减慢,减慢了海陆间水循环的速度,B错。生物的出现、生长,根部伸入岩石缝隙,使岩石的风化、破碎的速度加快,C对。二、综合分析题(共3题,共40分)21下图为“太平洋附近海气相互作用示意图”, 甲图是太平洋赤道附近正常年份水温分布,乙图为太平洋在大洋东部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的情况。(1)说明正常年份大洋东部水温较低的原因及

11、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的正确环流方向。(2)我国出现干旱与全球大气环流的变化有关,依次推断太平洋赤道附近水温发生了什么变化、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的正确环流方向、大气环流的强弱变化。21(1)受东南信风吹拂表层海水向西流,表层海水流走底层冷海水上升补充形成上升流,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呈顺时针方向,即大洋东部为下沉气流,大洋西部为上升气流。(2)大洋东部赤道附近海水增温(如乙图),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水温升高,洋面气压变低,气流上升,沿岸降水增多;西太平洋赤道附近水温降低,洋面气压升高,气流下沉,使沿岸干燥少雨,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呈逆时针方向;东西方向温差变

12、小,气压差变小,大气环流势力变弱。解析:第(1)题,根据大洋环流原理,图中赤道南部的洋流为南赤道暖流,大洋东岸的洋流为秘鲁寒流;根据剖面上的水温分布,赤道附近东部为冷水,西部为热水。这样可以提炼出图中提供的关键信息;在大气环流、大洋环流的综合作用下,太平洋赤道附近洋面东西向存在着热力差异(东冷西热),根据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即可正确绘出洋面上的大气环流方向。根据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和降水的知识,下垫面热的地方为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降水:下垫面冷的地方为下沉气流,降水不易形成。将这些原理同图中地区相对应,可以判断出太平洋赤道附近西岸多雨,东岸少雨(东岸还叠加了寒流的影响)。第(2)题,下垫面热力差异的减

13、小导致图示的热力环流减弱或消失;西部的上升气流减弱,降水减少;东部的下沉气流减弱,降水增多。22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材料1:甲、乙两幅区域图。材料2:凌汛是冬季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冰凌对河水阻碍,使河水水位抬升而形成的水位上涨现象。(1)试分析江汉平原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2)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将乙图中贺兰山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列表格中。A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B地面变干燥 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降低22(1)气候大陆性增强(气温变化增大;降水减少,变率增大);对河流调节作用下降;水体净化能力下降;影

14、响水生生物生存;湿地景观演化为陆地景观。(2)从上至下依次为A、B、C解析:第(1)题,湖泊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有调节气候(对气温和降水都有明显的影响)及调节河流径流量的功能,能够净化水体、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如湖泊面积减小,湖泊变为陆地,气候的大陆性则增强,洪涝灾害多发,水体净化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随之减少,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第(2)题,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植被减少,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下渗减少,蒸发增强,地面变得干燥,植物的蒸腾作用则减弱,空气的湿度降低,降水减少,会加剧荒漠化的趋势。23阅读青藏高原的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青藏高原的隆起是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对我国和亚洲地区产生许多方面的影响。中国科学家对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与环境变迁等进行了多年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材料二:喜马拉雅山脉山区共有15万多条冰川,除两极地区的冰川外,这些冰川是世界上冰体最大的组成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料 > 高中教育

启牛文库网为“电子文档交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

本站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侵权客服QQ:709425133 欢迎举报。

©2012-2025 by www.wojub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4006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