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下.docx

文档编号:342995 上传时间:2022-07-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下)教学目标1、体会课文是如何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的,鉴赏本文思路清晰,极有层次,不枝不蔓,文意明晰的特点。2、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3、积累文言词汇,学习课文造语平实而生动的特点。4、领略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风格。教学重点1、根据上下文上下文来推断词句义;2、从四名弟子的言行中总结其不同的性格特征,体会其为政的观念。教学难点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教学设想这篇课文可以按“言志”这一线索,从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分析人物形象要与分析文章的语言和写作特点结合起来。对孔子思想分析不宜过多。对孔子为什么要“与

2、点”的问题,也不宜讨论过多。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因材施教”是被人所公认的科学的教育原则,在这方面儒家创始人孔子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本文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二、介绍孔子及论语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2、论语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

3、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3、解题(课文注释)三、译读课文1.借助注释,参看课文导读,自读自译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3.师生共同疏通文意四、课文分析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这一部分,孔子向学生问志。但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孔子一出场,就给人以态度和蔼、思想明智、胸襟开阔的印象,可见孔子确实是一位高明的老师。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可分四个层次。第1个层次(“子路率尔”“夫子哂之。”):这一层次,写子路述说己志。孔子见子路

4、不谦让,所以笑他。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第2个层次(“求,尔何如?”“以俟君子。”):这一层次,写冉有述志。他“长于政事”,认为儒家的最高理想实现礼治,要等待君子协助才能办到。第3个层次(“赤,尔何如”“愿为小相焉。”):这一层次,记述公西华述志。他很重视礼治,年龄虽小,态度却很谦恭。第4个层次(“点,尔何如?”“吾与点也。”):这一层次,写曾皙述志。孔子对曾皙予以赞扬。这一部分,是写子路先回答说,他有治理“千乘之国”的才能。孔子对他的话不以为然,报之一笑。冉有的回答是:自己只有治理方圆几十里的小国的才能。公西华的回答更为谦逊,他说自己的才能只配做个小司仪官。孔子对冉有和公西华的话都

5、没有立即表明态度。曾皙表示不愿做官,但他所描绘的师生暮春郊游的美好图景,正是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社会的景象,是“礼治”的最高境界,集中而形象地体现了儒家的政治理想。孔子对他的话非常感慨,当即表示赞同。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这一部分写子路、冉有、公西华走后,曾皙向老师探问那三位同学的谈话如何。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所谈的志向逐个加以评价。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可是子路的话表现得不谦让,所以笑他。而对冉有和公西华的谦逊态度是满意的,尤其是对公西华,从他的才德看,足可胜任一个大司仪官。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本文中,可看出他们师生关系十分融洽、非常平等。他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对每个人

6、的情况了如指掌。即使在日常交谈中,也引导学生立志,关心国家政事,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四个学生述志后,他高屋建瓴地将他们的发言上升到“礼治”,将他们要做的事上升到与治国有关的高度,很有指导意义。五、合作探究:1、孔子对他的四个学生是如何评价的?子路要以勇治国,态度不谦虚,所以孔子直接指出笑他的原因。冉有要以富治国,孔子用两个反问句肯定他能得国而治。公西华要做小相,孔子用三个反问句肯定他能得国而治,并且肯定他具有这种才能。曾皙构画了一幅暮春郊游的美好图景,孔子赞同他这种想法。2、孔子为什么会“与点”?曾皙讲的这个境界,就应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

7、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与孔子的仁政、礼治相符合。孔子在当时得不到重用,想要入仕但始终不能如愿,最终选择潜心教育,编订古书。他心中怀有遗憾怀有矛盾。曾皙的想法符合孔子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想法,描绘的是一幅隐退之后自得其乐的画面。3、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四人性格特征:(1)子路:有抱负,自信,却失之鲁莽、轻率。分析: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

8、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2)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分析: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3)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分析: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

9、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4)曾皙:从容不迫,逍遥洒脱。分析:既不讲从政,即治理国家;也不讲出使会盟,而是刻画一个发生在祭坛的场景。从富有诗意的情景描写中,曲折地表达出自己的理想。对此,我们既可理解为政治上的理想寄托,也可引申为道德上的修养追求,使读者大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索余地。4、拓展讨论:你欣赏谁的志向?你有志向吗?(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有理即可。)六、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2、整理本课文言知识点。3、就文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一篇读后感。附:板书计划子路:有抱负,自信,却失之鲁莽、轻率。(哂)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赞)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惜)曾皙:从容不迫,逍遥洒脱。(与)-以礼治国,太平盛世侯晓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料 > 高中教育

启牛文库网为“电子文档交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

本站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侵权客服QQ:709425133 欢迎举报。

©2012-2025 by www.wojub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4006015号